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文化评析】
作者:王辉(浙江师范大学中国“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刚刚在北京召开的世界中文大会备受瞩目。大会以“创新引领,数智赋能——让中文零距离”为主题,清晰描绘了中文全球发展的路线图。在全球化浪潮与百年变局深度交织的今天,语言作为文明交流的载体、民心相通的纽带,其独特价值日益凸显。推动中文的全球发展,让中文成为可感可及的公共产品,是推动中外文明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中文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创新引领”是引擎,“数智赋能”是基石。如果说传统的国际中文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材和师资的“实体供给”,那么“数智赋能”则为之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数字基建”。语言文字作为承载信息、激活创新的关键要素,正日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数智技术究竟如何赋能中文的全球发展,使“零距离”从愿景变为现实?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技术革新对中文发展的系统性重塑。
以数智技术优化教育供给,推动中文学习的个性化与普惠化。数智技术为此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I)教师可以实现全天候在线陪练与实时纠音;智慧教学系统能够精准分析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和薄弱环节,“千人千面”地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从全球共享的中文慕课到云端虚拟仿真实训室,数智技术让来自地球不同角落的中文学习者有机会“零距离”共享高质量的中文教育资源。
“零距离”不仅表现在“学会”,还在于“使用”。数智赋能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正在拆除中文“学”与“用”之间的屏障。高精度的AI实时翻译技术,让“不懂中文”的海外民众也能“使用中文”——他们可以无障碍浏览中国的电商网站、观看中文影视剧、参与线上商务谈判。这使得中文所承载的海量信息、丰富文化和广阔机遇,对全球用户实现了“零门槛”开放。中文正从一门高深的“专业技能”,转变为人人可用的“生活工具”和“工作组件”,其使用价值被空前激活。
“数智赋能”不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生态的再造。以短视频、网络文学、现象级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正成为中文走向世界的新名片,彰显强大的传播效能与全球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数智平台与算法推荐机制,正在催生一个全球参与、多元共创的中文文化新生态。全球青年中文学习者和青年汉学家不再仅仅是中文内容的“消费者”,他们利用AI字幕组、AR滤镜和在线协作平台,转变为中文故事的“共创者”和“传播者”。中文的全球交流正从“我讲你听”的单向互动,走向“多元共生”的文化交融。
数智技术为中文的全球叙事提供了新路径和新话语。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更精准地洞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需求,以更贴切、更易感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从“数字人”主播到交互式文化体验项目,数智技术让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时尚的科技魅力。这有助于我们突破原有的刻板印象,构建起一套融通中外的中文话语新体系,以更具亲和力与穿透力的方式,向世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坚实的语言支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文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数智夯实全球互通的基石。面对中文的迅猛发展态势,我们当乘势而上,以创新为引领,以数智为动力,推动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智慧的语言之桥,乘“数智”之风,逐“创新”之云,在推动中外文明互鉴进程中更通畅、更广阔、更坚实地联通中国与世界。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18日 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