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美国加速拉美军事布局意欲何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美国加速拉美军事布局意欲何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0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际观察】

  作者:王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近期,美国以“缉毒”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9月初以来,美军已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击沉至少21艘美方声称的“贩毒船”,造成至少83人死亡。

  以“打击毒品犯罪”为主要借口,美国政府针对拉美地区的干涉行动不断升级,综合采取了军事威慑、政治制裁、经济施压与言论威胁等多种手段,意图延续“门罗主义”霸权,大搞意识形态结盟,遏制拉美左翼政权。在拉美这个饱受美国霸权荼毒的地区,围绕“后院”控制权的硝烟正在蔓延。

  “禁毒”为由,干预为实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毒品议题上针对个别拉美国家及其领导人进行舆论攻击。他在社交媒体上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为“毒品头子”,指责其“打击毒品无所作为”;多次指责委内瑞拉“既存在毒品问题,又向美国输送罪犯”,强调“不排除任何军事选项”;还在被问及“是否支持对墨西哥进行地面打击以遏制毒品贩运”时明确表示“没意见”,称“只要能阻止毒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禁毒合作”历来被美国当作介入拉美事务的“合法外衣”。虽然毒品问题是拉美地区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但美国往往以“打击毒品犯罪、确保美国安全”为由,在拉美扩大军事存在、施加政治影响。10月2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福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部署到美军南方司令部责任区,成为自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美国在该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调动。11月16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说,“福特”号所率航母打击群已进入加勒比海,与已部署的“硫磺岛”号两栖戒备群、舰载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等会合,组成“南方之矛”联合特遣部队,美军在加勒比海的军事部署规模达到30多年来的顶峰。

  事实上,今年9月起,美军已在加勒比海、东太平洋多次击沉所谓“贩毒船”,并造成人员伤亡。当前,美国海军正在同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防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军还向波多黎各部署战斗机并重启巴拿马丛林训练基地,进一步强化在加勒比地区的军事存在。

  “新门罗主义”霸权本质未变

  近年来,美国持续干涉委内瑞拉内政、加强在哥伦比亚的军事存在。美国近期借毒品问题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发出威胁等系列举动,表明其拉美政策正重回军事干涉的轨道。这些行动不仅反映出美国对拉美霸权政策的延续与调整,更揭示了其在地缘政治角逐中的战略考量。通过“禁毒”“安全”等话术,美国将军事干预包装为“维护地区稳定”的行动,旨在掩盖其干预拉美国家内政、延续地区绝对霸权的意图,是美国“新门罗主义”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战略表达。

  首先,美国国内社会民生问题日益严峻,深刻影响政局走势,成为美国政府霸凌拉美的重要内驱力。在“泛安全化”的叙事背景下,“美国安全至上”成为美国政府的首要原则。美国以“反毒品”为名采取军事化行动,强化对拉美国家的军事胁迫,是服务于美国国内政治之举。2026年,美国将迎来建国250周年,特朗普政府也将面临中期选举压力,因此希望将民粹主义坚持到底,通过“民主与安全”的叙事稳固国内基本盘。美国政府将本国内部的毒品泛滥、非法移民、经济困境与贫富分化、产业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转嫁给拉美国家,通过加征关税、金融胁迫等方式逼迫拉美国家出卖自身利益来帮助转移美国的国内矛盾,换取国内支持率。但是,这种将国内治理失败转嫁给弱势邻国以维系国内统治合法性的伎俩终难成为长久之计。

  其次,全球产业链集团化背景下,美国看重拉美丰富的战略资源储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模式变化,深刻影响了基于价值链合作的全球分工模式。特别是在以产业政策复兴为核心的全球再工业化浪潮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稀土、锂等关键矿产成为各国必争之物。拉美作为丰富的资源储备地区,在全球产业链集团化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但是,美国对拉美资源的看重,本质是“安全优先”取代“成本优先”的产业链重构逻辑,难掩其妄图以拉美为枢纽打造西半球排他性经济集团、巩固自身产业链的图谋。

  最后,全球权力转移背景下,地处西半球的拉美成为美国维护其霸权优势的首选。拉美被美国视为“后院”,在美国的全球霸权布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面对多极化世界的到来,美国试图通过强化对“后院”的控制来抵消其在世界其他地区影响力的损失。当前,美国政府表面上聚焦于禁毒合作这一非传统安全议题,实则延续了长期以来的干涉主义传统。通过强化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关键国家的军事存在,美国还意图遏制其他大国在拉美的战略延伸,维护自身势力范围。这种基于零和思维的战略设计,既低估了拉美国家的自主意志,也误判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打或不打,均失民心

  美国以“禁毒”为借口在拉美强化军事布局的干涉行径,早已陷入“打或不打,均失民心”的两难困境:若贸然发动军事打击,直接侵犯拉美国家主权的行为会瞬间点燃拉美民众长期积聚的反美怒火,只会强化拉美民众将美国视为“侵略者”的固有认知,让美国彻底失去拉美民众之心;而若仅维持军事威慑、迟迟不采取实质打击,又会被美国国内选民质疑“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在美国因毒品致死人数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保守派支持者会指责政府“软弱无能”,导致国内支持率下滑,同时拉美国家也会看清其“借禁毒搞地缘控制”的真实意图,进一步疏离美国。

  从本国得失来看,美国的布局看似能短期转移国内经济困境、种族矛盾等焦点问题,甚至通过威慑抢占拉美战略资源,但长远来看得不偿失。美国政府所谓的“禁毒”借口早已破绽百出——联合国报告证实,委内瑞拉无非法作物和毒品加工实验室。美国仍将炮口对准委内瑞拉,本质是为了打压马杜罗反美政权、控制当地的石油与矿产资源。这种霸凌操作让拉美国家彻底看清了美国“新门罗主义”的本质,拉美地区“去美国化”趋势加速升温。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单边军事布局同样引发连锁负面后果。联合国人权机构、欧盟纷纷谴责其违反国际法,昔日盟友也不愿沦为其“非法打击的帮凶”,英国、加拿大暂停提供情报合作,美国的国际信誉持续崩塌。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政府这种“以霸权代规则”的行径让原本就脆弱的国际秩序进一步被削弱,为全球安全局势埋下更多动荡隐患。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15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