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光明日报成都11月19日电 记者李晓东、周洪双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优化配置。目前,四川电网跨区跨省外送能力达626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西电东送”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自1998年四川电网开启省外送电以来,27年间累计向华中、华东等地区外送的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燃煤约5.7亿吨,贡献减排约10.9亿吨二氧化碳,为全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能源资源配置得天独厚。自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以来,四川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发电总装机约1.5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1亿千瓦,占比达三分之二,为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外送奠定了坚实的电源基础。
支撑四川庞大电力外送规模的,是不断完善的跨区跨省电力外送通道体系。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大四川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力度,推动四川成为全国拥有特高压线路最多的省份。到2025年底,四川电网将通过“八直十二交”网络与华东、华中、西北、重庆、西藏等电网相连,电力供应保障、电能交换互济、新能源消纳及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提升。
在电网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四川电力交易体系也进入新阶段。“十四五”以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积极响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统筹协调新能源与常规能源发电,实现水火风光同台交易,建立高效便捷的供需对接机制。目前,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已进入结算试运行阶段,具有水电特色的四川电力市场机制日益成熟,为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外送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