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布十大应用成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布十大应用成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0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拉萨11月19日电(记者尕玛多吉、傅强)19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在西藏拉萨召开。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发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综合集成十大应用成果。

  成果包括: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服务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建成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方案;评估青藏高原重大生态工程正向成效;研判川藏铁路沿线灾害风险,保障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创新多年冻土区灾害防控技术,支撑青藏高原交通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营;评估雅江水电工程区灾害风险,服务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实现锂钾、油气等矿产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新突破,支撑青藏高原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基地建设;核算青藏高原碳收支,服务“双碳”目标和气候变化应对;提出强边固边兴边发展新模式,科技支撑国土安全屏障建设。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青藏高原经历了三次环境转型:山海翻转与差异隆升驱动季风北进和暖湿海洋水汽输送,推动第一次环境转型;北部隆升与现代高原形成奠定寒旱化和三极联动格局,促成第二次环境转型;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高原暖湿化和暗绿化,驱动第三次环境转型。青藏高原新环境转型为宜居发展提供新机遇,亚洲水塔供水能力增强,支撑国家水资源保障和水安全战略;碳汇能力增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生物多样性服务人类潜力增强,保障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青藏高原新环境转型也给宜居发展带来亚洲水塔失衡与冰冻圈灾害、生态系统失衡与生境破碎化等风险。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代表性成果发布环节,科考队专家分别围绕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屏障建设、青藏高原人体健康与绿色发展、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应、战略资源能源等方面,发布关键领域代表性成果。这些成果共同支撑了第二次青藏科考标志性科学工程的构建。

  会上还通过图文、实物和数字化等手段系统展示了第二次青藏科考顶层设计、标志性科考进展、四大成果体系以及30项代表性成果等。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0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