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吉林省四平市:红色文化浸润英雄城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吉林省四平市:红色文化浸润英雄城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1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李玉兰

  “同学们,在来的路上,大家看到高楼、公园,人们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但70多年前的四平,天空中没有小鸟的歌唱,只有敌机的轰鸣;街道上没有汽车的穿梭,只有坦克的行进……”位于吉林省四平市的四平战役纪念馆里,讲解员娓娓道来,小学生们听得入神。

  10月26日,四平市地直街小学五、六年级的师生们走进纪念馆,开展“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与场景还原,深入了解四平战役的战斗历程。“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聆听英雄事迹,还制作英雄勋章,给英烈或英烈家属写信。整场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的窗口,承载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大队辅导员杨阳说。

  “我们一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以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孩子们把对英雄的敬意写进字里行间,并许下青春誓言。

  “未来,我们要创新更多形式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四平战役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赵嫱介绍,作为四平市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馆藏25460件藏品集中展示了四战四平历史的全过程。2023年7月22日,完成数字场馆改造后的四平战役纪念馆全面开馆,平均每日吸引观众近2000人次。

  这座纪念馆所在的四平市是东北解放战争的节点城市,“四战四平”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为东北乃至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座于战火中涅槃重生的英雄城市,红色血脉赓续传承。全市3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各自特点,年均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及现场教学近8000场次。

  不仅“请进来”办活动,还主动“走出去”做宣讲。10月29日重阳节,在四平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堂,一场主题为“金秋颂重阳,薪火照初心”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来自四平战役纪念馆的3位优秀讲解员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再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

  “这是一件破旧的军服,却是战士刘雨婷珍藏了70多年的珍宝,军衣上沾满了血迹和泥浆,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顽强。”随着讲解员李思霖真挚而生动的讲述,在场的老年学员重温峥嵘岁月,深深感受到红色血脉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四平市充分借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组成宣讲团队,走出去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讲述英雄故事”“四平解放纪念日红色教育活动”“铭记先烈志 共话爱国情”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机关、企业、社区、校园、军营都留下了宣讲团的足迹。

  为使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四平市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四战四平”“四平烈士陵园”“塔子山战斗”云讲解等红色文化版块;专门制作了纪录片《守陵人》、话剧《我们都是董存瑞》、大型红色情景剧《英雄谱》等作品;选取广场、社区、学校等多处点位,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公益放映季活动200余场。

  “四平市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四平开放大学教师刘荣华骄傲地为家乡点赞:“英雄城市——四平处处都有红色文化的魅力,处处都有红色文化浸润的活力。”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1日 0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