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以多样化叙事手法贴合读者需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以多样化叙事手法贴合读者需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22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观点链接】

  作者:杀虫队队员(网络作家)

  我是一个游戏爱好者,我的作品也深受游戏叙事的影响。举个例子来说,一款好游戏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视听结合的沉浸感体验,所以在创作《十日终焉》时,我很注重视听结合,书里出圈的句子“我听到了XX的回响”,就是伴随巨大钟声和文字浮现的一个记忆点。另外,为了营造悬疑感,我的写作视角也都采用游戏视角。《十日终焉》全篇使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极少存在宏观角度的大场面。书中采用的是游戏中常见的将摄像机架在主角肩膀上的视角模式,我跟随着主角的感官,去听、去看、去嗅、去触摸,带给读者游戏一样的沉浸体验。

  其实游戏和小说本来就有很多叙事方法是共通的。现在许多优秀游戏采用的都是多人物设定、多线叙事。在《十日终焉》300万字的正文中,差不多有七八十万字都是配角的第一人称自述,他们通过不同视角、不同动机、不同思想,甚至不同时间线,讲出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来拼凑出完整的剧情。小说甚至有过连续20万字没出现主角的情况,全部是各种配角的故事。后来发现在这种多视角、大群像、多线并进的游戏叙事下,反而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读者积极参与到剧情的拼凑之中,就像一个个游戏玩家一样,他们的发言、猜测也成为剧情的一部分,这也从侧面提高了作品讨论度。

  我在书里尝试过很多叙事手法,因为网文读者是乐于接受创新型叙事结构的。无论是多主角、群像,还是倒叙、诡叙、意识流,都能在如今越来越包容的网文市场找到自己的受众。读者关注的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新鲜感”,网络文学在这个快餐时代能留住读者的手段也离不开“新鲜感”。多样化叙事手法贴合网文读者需求,如果能将各形式的叙事方法与网络媒介进行融合创新,那么无论是从读者的阅读感受,还是从作品的质量、深度来看,对网文的发展都是一大助力。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2日 09版)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