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
”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为西部培养输送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耀
从去岁至今,《光明日报》推出的《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及一系列连续报道,引发我校师生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我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党旗领航,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用专业赋能西部,持续引导学生把人生选择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党旗领航,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发展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无论是锻造红色工程师,还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变化的是时代需求,不变的是我校与祖国同频共振,立志让学生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的坚定决心。
“华科人不仅要厚植科学精神,更要肩负国家使命、树立奉献意识、体现国家意志,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毕业生党员最后一课”、“校长面对面”学生代表座谈会,学校都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
“同学们,请将‘小我’融入奉献祖国的‘大我’之中,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在“深度中国”等思政课堂上,教师们运用鲜活事例感召学生。2023年暑假,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李佳豫和“科技强国青年观察团”的同学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火箭点火升空后,在其实践日志中写道:“实在是太震撼了!未来,我希望在这里投身空天报国事业。”为强化实践育人,我校提出并实施“行走的思政课”,每年组织30余个重点项目、300余支团队、2000余名师生赴西部地区开展社会实践。
“是这场西部之约,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的价值、奉献的意义。”2019年,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安荣荣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服务。一年时间里,她看到了边疆地区对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的迫切需要。2023年,安荣荣选择到宁夏就业,她说,希望能用专业知识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我校累计选派87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已在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接力奋斗了20余年。
2024年11月,我校举行“喻英计划”选调生校友返校培训。2006届甘肃省选调生校友刘姚俊在结业仪式上深情地说道:“在母校的指引下,我们扎根西部,变化的是‘根据地’,不变的是报国情。”培训期间,学校还组织西部基层校友返回院系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他们真诚地说:“经过前辈们多年的努力,西部现在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来到这里,共同成就事业。”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引导活动,一批批学生坚定不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服务国之所需,专业赋能西部建设
我校在引导学生西部就业过程中,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注重有组织科研,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起,学校累计划拨1500余万元专款设立乡村振兴定点帮扶专项,目前已支持46个不同主题的项目开展科研攻关,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谢燕霞同学参加专项研究后,由衷感言:“经过学校有组织科研的引导,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协和援疆送真情,医德高尚医术精。”2024年12月,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援疆医疗团队收到了新疆两岁患儿的父母送来的锦旗。这名患儿家住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同年10月协和医院巡回医疗团队在当地发现并安排至武汉手术的患者之一。除了为患者带去一流医疗服务,他们也为当地医院带去了全方位的医疗管理培训,助力医院发展。“看到医院专家纷纷加入巡回医疗队,我希望自己今后也成为其中一员,服务西部建设。”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生肖师晗向导师主动请缨。
自2002年起,学校每年专门划拨50万元经费奖励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2024年毕业典礼上,校领导宣读《关于表彰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2024届毕业生的决定》,316位投身西部基层一线的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
这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正是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缩影。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在西部地区发挥专业所长:机械学院毕业生赵国达在新疆阿克苏工作,他将在校所学的传感器知识灵活运用到塔里木油田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中;土木学院马晓薇就职于中铁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她用自身的交通运输知识帮助旅游旺季的青藏铁路优化管理……
凝聚发展共识,更好融入工作大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在新征程上,我校将更加主动服务西部地区,进一步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引领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关键。近期,学校明确要持续深化“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实施时代新人培育行动。其中,思政队伍是关键力量,要凝聚思政育人合力,全面提升铸魂育人能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深化与国家部署在西部的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人才精准引育,真正为西部培养和输送一批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
引导学生到西部去,离不开强引领、有组织、高质量、精细化的就业工作体系。针对服务西部就业,我们将加强与西部各地组织、人才、人社部门的联动,主动对接需求,开展“华科大+西部地区日”活动,发挥校友在就业引导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更多学生坚定到西部建功立业的人生志向。
未来,我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持续引导学生到西部建功立业,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4日 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