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2019-01-13 04:35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课本里的中国】

  原标题:课本里的新疆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这是当代作家、散文家碧野在《天山景物记》里对新疆的描写,令人禁不住对新疆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翻开中国地图,放眼望向西部,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赫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片辽阔的土地,因为辽阔,令人向往;因为辽阔,充满神秘。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龟兹情思(中国画)  舒春光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春归帕米尔(中国画)  叶华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胡杨秋色(油画)  刘建新

  新疆的神秘源自它深厚的历史文脉。自张骞凿通西域后,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众多历史名人来来往往。

  开创了唐代边塞诗先河的岑参,曾两度出使西域。天宝年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位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就有了这首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在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时,岑参为其幕府判官。而北庭故城就在现今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岑参在这里的几年,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了切身的感受,催生出他笔下的西域景象。“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在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这是岑参另一首著名边塞诗。这首诗句句咏雪,勾勒出天山奇寒。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历史上曾孕育出著名的楼兰古国,这里当年的热闹繁华,在课本中可以找到踪迹。“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天山放牧(油画)  司徒乔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新疆风情组画(中国画)  黄胄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葡萄沟(课文内页)  资料图片

光明文化周末·人文地理:课本里的新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书法)  王巨栋

  新疆,就这样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以其雄浑,以其辽阔,以其俊秀,以其神秘,以其极厚的历史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而更多的当代作家,则把笔墨放在了新疆的大美上,让天山南北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或娓娓道来,或轰然展现,或平静告知,成为人们的向往。 

  当茅盾来到新疆时,新疆大地上最普通不过的白杨树,触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白杨礼赞》,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葡萄沟》,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吐鲁番的葡萄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的天山》,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这是《天山景物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节选。“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看到这里,你还能坐得住吗?赶快来新疆吧,大美新疆欢迎你。就如碧野所写:“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可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也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3日 10版)

[责编:石佳]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