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打开”校园 “打通”课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打开”校园 “打通”课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07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知与行】    

  作者(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致力丰富美育资源、丰厚传统文化和丰硕特色成果,夯实基础,传承创新,围绕全面提升学校美育品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做了四方面工作。

  全面构建学校美育体系

  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构建体系是基础。

  明确发展目标。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学校美育总体发展目标,要求构建具有江苏优势和特色、优质均衡发展的学校美育体系,明确了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出台政策举措。2016年8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全国首批“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从完善美育体系等八个方面作出承诺。全省学校美育工作按照备忘录要求,逐项落实推进,确保2020年实现全部预定目标。

  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省市县校工作机制,实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使公共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传统教育与特色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着力提升美育课程质量

  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美育课程是核心。

  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把开齐开足基础教育艺术课程,作为教育现代化评估的重要指标。开发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美育课程,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美育工程。高校持续落实艺术教育“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省教育厅组织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教师微课大赛、艺术精品课展示等,促进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明确学生获得2个艺术类学分方可毕业。

  优化美育课程资源。重点“打开”校园,让社会资源进校园,丰富美育内容,增强美育活力;重心“打通”课程,整合课程资源,让美育课程通道更加畅通;重视“打造”品牌,让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培育中华文化情感。

  有序推进评价改革。推进艺术进中考。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2017年9月,全省所有设区市已向社会公布了初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到2020年全省所有初中毕业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全部计入中考成绩。

  加快配齐配足美育师资

  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教师队伍是关键。

  配齐配足美育师资。采取多项举措解决美育师资缺口。从 2014年起,全省每年招聘中小学艺术教师不少于1000人并逐年增加,2018年达1800余人。在各类督导评估中,将配齐配足艺术师资作为硬性指标。要求普通高校公共艺术专职教师比例不低于50%。以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为示范引领,推动农村艺术师资的定向培养和兼职教师培训,化解农村艺术师资短缺的矛盾。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出台美育教师职业技能标准和管理办法,设立“江苏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公共艺术师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艺术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比赛、教学基本功展示。2018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对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

  深化美育教育科研。依托教育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信息平台建设和“人机对话”模式。在省教育规划课题评审中,将艺术类单列评审。创刊省级期刊《学校美育》,提升美育研究水平。

  不断丰富美育实践内容

  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美育实践是重要内容。

  全面开展美育活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成立江苏高校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全省每三年举办一次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设计艺术作品展和中小学教师美术展。持续推进高雅艺术免费进校园活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作为美育实践的重点,推动戏曲进校园,组织大学生戏剧戏曲展演,开展书法、篆刻进校园等活动。今年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启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

  提升美育装备水平。全省中小学艺术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教育部或省级标准。依托农村中小学建设了一批乡村少年宫,满足农村学校艺术实践活动需求,为美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保障。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7日 15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