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自信是新诗创作的驱动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自信是新诗创作的驱动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7-31 04: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艺观潮·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诗歌】

  作者:郭军(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新诗已过百年,相关得失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诞生于五四时期的新诗,从一开始就是“变”字当头,倡导用白话文写作,有别于旧体诗严格的平仄格律讲究。可以说,新诗凭借着“变”的精神与行动赢得自身定位。百年来,新诗领域涌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诗人,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其自身的不足也难以忽视,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泛娱乐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个曾经的文化闯将,遭受了重重危机,诗意逐渐失落、凋零。各种诗歌流派五花八门,你方唱罢我登场,消解了新诗中关于血缘亲情、人生感悟、精神信仰等经典母题。当代中国的新诗创作虽然涌现出各路人马、各种浪潮,但那些能够深深撞击读者心灵的诗歌作品,却越发罕见。

  当前新诗面临的境遇,既映射出汉语言文学在时代大潮中的坎坷进程,亦可视为中国文学在全球化冲击与内部变迁作用下面临的艰巨挑战,更反映出当今新诗的文化自信缺失。身处国家的语言体系整体嬗变之中,新诗如何以超越过往的视野奋力突出重围,破除自身困境,筑牢文化自信,或许是当代新诗的思考之要与蜕变之策。

  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与活力的源泉,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人文标杆,其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在科学把握基础上激发的文化自豪感,是一种高尚的主体觉醒和自由,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强烈信心。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诗歌是中国文化在语言文字使用的浓缩精华,寥寥数语,却做到了写实与抒情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中国曾被称为“诗的国度”,所谓“不学诗,无以言”。祭拜祖先需要唱诗,登高望远需要题诗,好友分别需要赠诗,入仕为官需要考诗……在中国历史上,诗歌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中国文化的有力表达。可以说,悠长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诗歌的繁荣,诗歌的繁荣反映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底气,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与人生哲学价值。中华优秀思想长期浸润中国文学,久而久之转化为诗意,以诗歌等形式影响和塑造着民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中国拥有两千多年的诗歌发展史,当蓝色星球的广袤地带懵懂开启时,《诗经》已经抒发了对“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的美好情感。凭借着优美的语言与凝练的旋律,诗歌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外化为口耳相传的继承与发展,又内化为民众的心灵认知,多少名诗佳句依旧在中国人嘴边吟诵,依然在他们心间缓缓流淌。

  文化自信是诗歌创作的驱动力。怀抱文化自信,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就能够感知到民族文化的呼唤,将个人、时代与民族相联系,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融合,从而使得无论是写景、状物、明理还是言志,诗人的创作不再是无本之木,而是拥有深厚的根基。文化自信还有助于克服诗歌的低俗化倾向,提升诗歌的内涵与品位。好的诗歌作品诗意盎然,诗情达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纯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展示出一种情怀与智慧,给予读者思想、美感和希望,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诗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怀与高远志趣,是中华民族文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的艺术化反映。高度的文化自信催生了优秀诗歌作品,两千年的诗歌发展又提升了文化自信,两者相辅相成。

  当代新诗的困境基于文化自信的缺失

  诗人与传统文化的疏离,文化自信严重不足,从而使当下的一些新诗显得气短。诗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前无所适从,知识储备是个明显短板,从而导致诗歌创作的不自信。同时,在社会潮流的影响下,诗人受到各类言论影响,缺乏对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缺乏对自己、作品和民族文化的基本自信。五千年的历史汇聚了民族文化的潮流,这股潮流在历史的雕琢下越发浑厚。在如此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影响下,诗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应看得更远,做得更好。然而,当代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与诗歌之间已然没有什么联系了,诗歌的发展越发边缘化。此外,一种虚无主义倾向在新诗中蔓延开来,使其呈现出无韵味、无佳句、无节奏、无个性、无内涵、无节操等特点。当自信心丢失,诗人又怎能创作出流传万世的经典作品?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诗歌创作自然就成为无根的浮萍,滋生出不少问题。

  在全球化娱乐化浪潮冲击的今天,商业利益冲击了新诗的严肃性,使之呈现出戏谑化的表达。伪劣诗篇频频出现,暴露了新诗创作的苍白,损害了新诗的前途命运。一些新诗陷入“坠落”的困境中,诗意不在、诗性难寻,既失去了基本的韵律美、语言美,更无从谈起艺术性与思想性。百年之前,新诗欲与传统决裂,但欲断难断;百年之后,新诗欲接续传统,但却目睹传统越发远去。

  当前,诗歌有沦为娱乐工具的可能,不断丧失思想性和艺术性。部分内心浮躁的诗人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炒作手段抢占娱乐大众的制高点,使得各种“伪诗”不断出现。新诗数量突飞猛进,但缺乏有思想、有深度的诗作。此外,人工智能写诗也预示着新诗的娱乐化走向。人工智能的创作仅仅是把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按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甚至炮制,缺少对事件现场的感知与理解,这样的创作使得生活变得抽象化、浅薄化,弱化了新诗与人们生活、社会现实、人类情感的联系。诗歌不是词组的简单拼凑,也不是句子的简单分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含蓄而不晦涩,精练而不做作。然而,不论是此起彼伏的各种“伪诗”还是人工智能诗歌创作,都缺乏语言、逻辑、情感、经验之间的关系,使得读者感觉不到诗歌的深度和魅力,反而使诗歌成为迅速生产的一次性消费,成为技术催化下的一种狂欢与戏谑。

  零门槛写作也让新诗趋向粗鄙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自发性的新诗写作,便捷的互联网环境催生了一大波“著名诗人”“新派诗人”。诗人已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爱好,一种人人皆可获得的标签。一些所谓的诗歌,阅读和欣赏的价值几近于零,严重消解了语言与文字的魅力和意义。

  文化自信应该内化于诗歌创作的全过程

  当下新诗面临的困顿境遇,是文化生产在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不良反应。新诗所面临的文化自信不足问题应该得到严肃对待,从而重建诗歌的尊严,唤起诗性,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血脉。

  新诗创作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诗人应坚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真理性判断,从丰富复杂的现实中汲取营养,从鲜活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以崇高的理想情怀和人文精神介入生活、反映现实,才能写出有温度的诗歌,引领人们向善和向上。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正在过的生活色彩斑斓。以诗歌的语言反映时代生活的本真面貌是可以出大作品的,诗人应该有这个意识和自信。当然,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作品而言,思想与价值是其灵魂所在,诗歌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也要注意对生活的主题与思想进行提炼和升华,给予读者思想上的启迪,避免其成为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浅尝辄止式的报告和记录。

  要想创作出令读者共鸣又独具个人特色的新诗,就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新时代境遇下新诗创作的首要参照。诗歌也是一种砥砺精神的事业,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善于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养分,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创造新的文化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养料,提供智力支撑。立足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诗歌,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主题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辨识度。

  在积极面向伟大时代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诗人要有精品意识,重视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在创作过程中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诗人应注重对作品精雕细琢,不因市场喧嚣而陷入浮躁,不因一时利益而向低俗媚俗低头,凭借持续不断的努力创造作品、完善作品。

  今日,诗歌对于读者的价值与古时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强调诗歌回归文化自信,并非回归旧时创作规则,而是回归“诗言志”的初心。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局的开启,未来的新诗依然需要连接传统,在文化传统中埋下种子,在文化自信的灌溉下生根发芽。今日的新诗创作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不是复古泥古,不是历史倒退,而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彰显,从悠久丰富的中国文化中找到进步的内在动力,以文化自信为基石彰显民族自信,展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中国。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31日 14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