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经济书写发展奇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经济书写发展奇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01 06: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习近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一穷二白的纸上绘出波澜壮阔的画卷,从经济凋敝的困境奋发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爬坡过坎的奋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奇迹令世界瞩目。

从一穷二白到制造大国

  作者:秦海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光明日报记者刘坤采访整理)

  新中国成立70年,是我国制造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快速崛起,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70年。如今,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回首70载,我国制造业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7年):自我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从苏联学习并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五”期间,我国从苏联引进156个重要项目,全部是制造业项目。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代工阶段。改革开放后,在广东东莞等靠近港澳的城市,“三来一补”合作模式开始兴起。所谓“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本质就是利用国内的低成本优势,通过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业务模式,为国际企业代工,赚取基本加工费。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10年):全球化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融入全球大市场。我国制造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快速成为“世界工厂”,制造的成本、性价比等诸多优势,都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我国通过扩大开放既快速推进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又对全球产业链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并自此开始由大谋强。华为、格力、京东方、大疆、吉利、比亚迪等优秀制造企业加速崛起,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涌现,中国制造开始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一起同台竞技。

  70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成就不是等来的、要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来的。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制造业将随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化,加快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制造强国梦必将实现。

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

  作者:左停(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光明日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

  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研究农村发展与减贫、民生保障的学者,我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民生事业探索、发展的过程,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事业所做的努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就瞩目,民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奔小康的目标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过问、亲自督导,围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努力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根据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比1978年末减少约7.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97.5%降至1.7%,解决绝对贫困胜利在望。我30年前在云南双江县开启贫困研究的职业生涯,许多贫困情景触目惊心,双江县去年已经通过国家验收顺利宣布脱贫,社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物质生活的匮乏。7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由计划时期的短缺转向富足。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1万多亿斤,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20世纪50年代初,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一户城市家庭最令人羡慕的“三大件”,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移动电话、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每百户拥有量达244.5部、175.7台、105.6台,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

  作者: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光明日报记者张翼采访整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也深刻地改变着世界。1978年后,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世贸组织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

  如今,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有些项目已经顺利完成,许多国家及其人民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从建设“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先后建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连续27年成为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跃升世界第2位,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06年以来,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像许许多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我个人的成长,受益于祖国的改革开放。1987年我第一次出国到菲律宾参加短期学习培训,仅有7个月却切实感受到开放发展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后来,我有机会到德国和美国攻读学位。回国后,在世界银行中国办公室做经济研究,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对中国发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卖大米”到“卖高铁”,70年来中国外贸不仅实现了量的飞跃,更实现了质的提升。各个国家都有中国制造、中国装备、中国技术的身影……开放的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2018年货物进出口规模超过4.6万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展望未来,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

  1953: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1990: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2001: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1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6: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

  2017: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08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