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23 03: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张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先后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基层党的建设作出明确部署。2017年,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提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服务”。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势

简约高效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为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北京市海淀区以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科技之路。图为北京市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指挥大厅。新华社发

  1.提升组织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当前,城市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确保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简约高效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长期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权责脱节、效能不高等问题,基层政权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有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优化配置执政资源,改革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探索了一批提升组织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

  完善城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体系。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城市党委和政府是城市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城市党委设置城市工作委员会履行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职能,有利于提高党领导城市工作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可借鉴上海市“大口党委”经验做法,优化规范设置党的派出机关,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重点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归口管理、统筹协调职能作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提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能力。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

  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探索制定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权责清单,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全面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职责。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的绩效考核权、人事任免建议权、街道规划参与权等权力,有效解决条块分割带来的管理真空、权责脱节等问题。优化街道社区机构设置,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设立扁平化综合性机构,统一组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区域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展服务。健全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城市治理大数据提升党建工作精准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网格全覆盖。通过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聚合职能部门管理执法力量,尽可能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下沉基层一线,确保基层有职有人有权有物,不断夯实城市治理的基础。

  理顺条块关系建立问题处置快速响应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执法权限,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看得见、管不着”的条块关系不顺、权责不统一问题。北京市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明确街乡与区直部门的权责界限,增强街乡统筹协调功能,建立起基层发现问题与职能部门有权处置之间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整合执法机构和资源,推动各部门执法力量派驻街乡,由实体化、常态化的街乡综合执法中心在辖区内统一行使执法权。“吹哨报到”改革以党建为引领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流程再造,构建集日常巡查、问题发现、有权处置、结果反馈于一体的闭环系统,有效破解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治理顽瘴痼疾。

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优势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开展“点亮微心愿,实现微梦想”主题活动,基层党员集中认领乡镇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新华社发

  2.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的核心是人,人的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当前,城市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服务办理便捷化。全面推行街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站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理环节,将办件量较大的部门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有条件的可同步建设实体服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大厅。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资源共享,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清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证明材料,从源头上避免“奇葩证明”现象,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不断健全和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探索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便民服务,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接群众需求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政务服务方面,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能力,统筹各类资源帮助群众解决就医、养老、住房、就业等实际困难,下大力气解决好私搭违建、乱停车、环境脏乱、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等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党群服务方面,根据居民社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为党员群众提供议事恳谈、教育培训、传统文化、图书阅览、文体活动等针对性服务。市场和社会服务方面,聚焦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加强统一规划和整体布局,引导各类便民商业和社会服务资源集中进驻社区,通过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提升城市品质。

  推进服务资源整合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资源整合水平。优化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职能配置、人员组成和运作模式,发挥其区域化党建议事协调平台共商共治的积极作用。完善各级党组织向属地街道乡镇党工委报到、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的“双报到”制度,推动属地与驻区单位双向对接需求和服务资源,实现辖区党组织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市场化购买服务、公益服务等方式用好驻区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专业资源,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信息技术、法律援助和社会工作等服务。

  3.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打造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城市基层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重大转变,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发挥党组织核心凝聚力,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共治。基层党组织是城市社会治理的枢纽,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搭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制度平台。坚持和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协商议题、协商程序、协商成果落实等方面的组织引领作用。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为各类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联系服务群众赋权增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加强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底线思维,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趋势性、苗头性风险加强预警识别,健全城市社会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机制的衔接联动,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城市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正确处理执法、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实现严格公正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的有机统一。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区法律顾问进驻制度,鼓励法律专业人员协助调解组织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智慧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的智慧党建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智慧党建和智慧城市建设,设立大数据中心归集分散于各部门的基础信息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技术支撑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整合现有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信息系统,建设网格化综合治理平台,注重运用移动终端采集社情民意。加快建设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通过智能感知、实时监测有效提升社会风险预警和应急指挥处置能力。

  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培育一支专业化社会化工作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选拔政治过硬、具有专业背景、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到城市治理一线任职。特别要选好用好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基层治理“带头人”,工作实绩突出的经规定程序可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表现优秀的优先选拔担任街道领导干部。探索将城市治理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开展全员覆盖的专业化能力专题培训。完善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与岗位等级序列相适应的合理薪酬体系,促进城市社区专职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 05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