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鼓舞全军将士的新军歌——歌曲《强军战歌》诞生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鼓舞全军将士的新军歌——歌曲《强军战歌》诞生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1-15 08: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伟大的祖国,难忘的歌声14】 

  作者:柴志英(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专业基础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强军战歌》,经过数年的考验,仍然保持了继续长久传播的势头,使人们不由得回味起这首歌曲诞生的佳话。

  光荣的历史重任

  2013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

  在这一强军目标的号召提出之后,解放军宣传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结合强国、强军梦的民族复兴理想,和当时国内外的国防建设形势,迫切感觉到,部队需要有一首鼓舞全军将士投身到军队改革洪流中的新时代新军歌。

  这首被命名为《强军战歌》的歌曲,首先是一首军歌。军歌又称“军旅歌曲”,是产生并首先传播于军队、以表现军旅生活为主的歌曲。军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军歌包括一切军事题材(以战争行动为中心)和与军事题材相关(英雄统帅人物、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和家乡等等)的内容;狭义的军歌则专指军事题材,包括部队标志性、纪律条令性和战斗性(战歌)内容的歌曲,多为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又称“队列歌曲”。进行曲原为欧洲近代器乐曲,多采用“A-B-A”即第一部分音乐有再现的结构,带有队列行进的节拍、节奏是其显著的特征。我军队列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业已形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且词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创作一首借鉴外来形式,又有中国军旅文化特点的,体现我军新时代风貌,且又雅俗共赏,能够长久得到公认的经典军歌(队列歌曲)——这个光荣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我军词作家王晓岭和作曲家印青的身上。

  现代化人民军队的新战歌

  接受任务后,在深刻领会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基础上,王晓岭和印青回顾了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队列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同时参考借鉴国外优秀军歌创作经验,经过反复探讨交流,明确了要创作一首服务于强国梦想,胸怀强军夙愿、富于时代气息的,并且雅俗共赏、易于长久传唱的现代化人民军队的新战歌。

  经过多次思考和推敲,王晓岭把“号角吹响”“召唤在前方”写进歌词的前两句,象征性的描述,激越地引领着歌词的开端,明确了“新征程”鲜明的时代感,把概念化的内容赋予了形象化描述。后面的“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着重强调了强军与强国的相互关系,“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自豪地表明了我军发扬勇猛善战的传统,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安全的使命感。

  王晓岭说:“在歌词中准确凝练地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要求,是写好这首歌词的关键。”在周密的思考下,王晓岭将一语双关的“将士们”作为“副歌”的开端——这既是时代对我军将士的庄严号召,又是我军将士自身的铮铮誓言,易于谱曲的四句式结构,也如期呈现出来。后面展开了强军主旨的内涵,用“敢较量”这一战士的生动语言,把我军不惧强敌,敢打必胜的意志表现了出来。

  歌词一般多采用韵文表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简洁的直白短语,又提供了以“江阳辙”为基础的韵律。词作家则以发音响亮,且辙韵宽敞的“江阳辙”在全词声韵的起承转合中归韵,“能够唱得响”的歌词,为歌曲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歌曲的音乐既要切题,又要求新,是印青一贯的追求。他一反传统军歌从正拍起的惯例,采用了“抑扬格”,即从弱拍起的形式。印青说:“这就像‘回过拳头打人’,打出去更有力量。”但是许多弱拍起的作品,往往第一个音总是处于低音区,这不利于《强军战歌》开端的词意。于是印青选择在弱拍的高音启动,并延续中国五声音阶上行后接入下行的方式,使这个主题依词而生,在音调与节奏上都具有中国军队情绪高昂的时代气息。

  第一段配合歌词的两个并行长乐句,实际由四个“短句”构成。第三个“短句”是“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印青说,要在“我们”的部位,于小节的第二、三拍加以强调,由于这个“特写”的需要,第三个短句中就安排了重音移位于第二拍的节拍交错,四个“短句”之间的对比统一现象,形成了节拍节奏上的起承转合“四句头”。还有一个细节是,第四个“短句”含有较大跳动的音调,颇有西方大调式的余韵,这也为下一段音乐中的调式交替做了预示。

  作为第二乐段的副歌部分,“将士们”开始派生自第一段音乐主题五声音阶下行,音调的两次展衍构成第一个大“长句”,坚定的意志得到一再强调。在第二“长句”中与前段位置类似的第三“短句”中,“不惧强敌敢较量”的歌词,客观上要求出现新的对比因素,印青当即引入了西方音乐大小调体系中的小调式进行,环绕小调式主音构成了“不惧强敌”临危不惧的严峻感,上行六度大跳又促成了“敢较量的”的大无畏精神。结合第四“短句”对前乐段的“合尾”处理,以全歌充满活力的昂扬气质,再次形成了音调上起承转合的格局。

  为大庆阅兵鼓壮军威

  为了确保这首既面向我军专业文艺队伍,也更能面向广大部队的作品一次成功。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推敲、几经修改后,相关领导部门首先协调组织北京卫戍区某部战士对歌曲进行了试唱。印青比较担心的是,部队能否适应“弱拍起”的进行曲节奏,为此还预先设计了用行进步伐“左-右-左”的口令表示“歌起左脚,为正拍(强拍)起步”和“歌起右脚,为弱拍起步”的通俗讲解方式。没想到,我们的战士演唱素质高,很自然地就能够将歌曲顺利起拍,并且跑步演唱、立定齐唱、原地踏步演唱(按照每分钟116拍的行进速度)全部达标!

  一首歌曲的推广,专业演唱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军专业歌舞团的同志们采用了歌唱家独唱、领唱及合唱队齐唱的几种方式进行检验,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负责组织协调的领导同志考虑到广大部队将来是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演唱,随即要求不要乐队伴奏,只听合唱队的“清唱”,这才放心通过歌曲。

  歌曲的独唱、齐唱、战士齐唱、军乐四种形式的音像资料下发部队不久,很快在部队官兵中掀起了教唱学唱的热潮。云南武警文山支队学唱了《强军战歌》,原南京军区装甲某旅把《强军战歌》作为新战士入营第一课。原第二炮兵举办“唱强军战歌”主题歌咏会。一些专业文工团在慰问一线部队时,与干部战士们一起演唱《强军战歌》。有的部队还分别举行多次《强军战歌》演唱会。有的领导带头学唱、亲自教唱,战士们开动脑筋,把军营、训练场地、武器装备作为背景和道具,创造了许多活泼、生动的演唱形式,并且在网络、广播、板报、橱窗等都搭建起学唱《强军战歌》的平台,这首歌由此响彻军营。

  2013年中秋之际,强军战歌系列歌曲演唱会在北京成功举行。2014年,《强军战歌》成为了解放军宣传机关向全军推广的20首强军战歌系列歌曲之首,并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强军战歌》又成为“中国梦”主题的第二批宣传推广歌曲。在央视春晚,部队文艺工作者以这首歌曲向全国人民拜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强军战歌》由来自7大军校的1200学员的合唱队演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活动中,《强军战歌》又作为阅兵曲目,为大庆阅兵鼓壮军威。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5日 09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