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祝世宁:追光者的光影人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祝世宁:追光者的光影人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1-26 03: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访名家·走近院士之共和国同龄人】

  光明日报记者 李苑 苏雁

  不久前,南京大学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图书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再版发行已故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这场活动既是对闵乃本学术思想的弘扬,也是对他的致敬和怀念。

  在致辞环节,祝世宁用一贯平稳的语调阐释着再版的意义:“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闵先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这本专书不仅是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至今也仍是该领域有特色的专著之一,深受晶体界的欢迎和好评。”

  发言后,直到发布会结束,祝世宁再不多言。

  面对媒体,他有些拘谨。“我只是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国家的命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说。

  在追“光”的路上,祝世宁把自己隐匿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光环下,言必称“我们的团队”。

  但祝世宁并非“没有特殊贡献”。他曾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曾是闵乃本院士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他对“微结构材料”的研究,对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两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不乏顶尖学术期刊,学术引用超过万次……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深知,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休戚与共。

  1949年12月,祝世宁出生于江苏南京。在青年时期,他从学校到农村,又进入工厂,直到1977年才参加高考。

  这段波折的经历,并没有消减他的学习热情。在农村时,他通过自学农业书,改良作物品种;进入工厂,他自学机电知识,提高了车床效率。“我总觉得,一步一个脚印能走到今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小对科学有兴趣,对自然有敬畏;二是善于自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做到学以致用。”祝世宁说。

  1990年,闵乃本院士发现了祝世宁这个难得的人才,将他选入研究组。此后,祝世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能同时出二色激光的准周期超晶格,并首次实现了激光的高效三倍频,展示了准周期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2007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的祝世宁,与团队一同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同年,祝世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祝世宁从来不是埋首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家,他主张学者要互相交流。

  前几年,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要重建新楼,学校向祝世宁询问意见:教授办公室应该设计多大? 

  祝世宁建议,从院士到副教授的办公室,都一样大,不要超标,但是公共区域要大一些,要有咖啡厅、讨论室,能接待客人和学生。 

  “我们要创造那种轻松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家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祝世宁笑称,科研人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得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把矛盾消化掉。

  尽管距离退休时间越来越近,但祝世宁还有很多想完成的历史使命。

  如今,祝世宁及其团队能在一块微小的光子芯片上,模拟出光在天体引力场中的传播,观察到光受引力场吸引所产生的弯曲——弯曲得太厉害就形成黑洞,光逃不出来。

  这是爱因斯坦的预言,如今被演示在一块芯片上。“我们演示出的黑洞照片和今年新闻发布的首张真实黑洞M87的照片非常像。以后天文学可以在我们的芯片上做宇宙实验。”祝世宁说。

  “我国科学家正在迎头赶上,我们应该在源头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对下一代技术更早地切入、更快地投入,争取有更多的发言权。”祝世宁认为,这是如今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所在。

  祝世宁也期待着:“科学家们应该进一步把科学朝前推,让人们能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让有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人物小传】

  祝世宁,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现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总体专家组成员,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兼)等。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原理与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的产生与调控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6日 01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