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俞国良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苏彦捷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脑发育与心理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 邢淑芬
编者按
近日,“豫章书院”事件、未成年人违法现象等,引发公众对家庭教育诸多积弊的反思。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作出了深刻阐述。从现实来看,我国家庭教育存在哪些不足与困惑,实现良好家庭教育的路径是什么?如何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光明智库邀请专家深入解析。
观点摘编
■很大程度上,知识本位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底色”,导致家庭教育的畸形发展
■深圳某中学运动会现场打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口号。调查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隐形财富,是风险系数最低、最具价值的“家庭不动产”
■想要育儿,需先育己,做具有底气和素养的“硬核”父母,让自己成为孩子从心理上认可的榜样
■在后物质时代,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的“深沉爱”和“智慧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自我引导、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的成熟个体
1.家长养育焦虑妨害“幼苗”成材
光明智库:“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教育学家陶行知一语道破家庭教育的关键。请问,家庭教育在将“幼苗”培养得宜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普遍性问题?
俞国良 郭红松绘
俞国良:家庭既是社会发展的“上风口”,也是社会现实的“风向标”,更是时代精神概貌的“浏览器”。每个时期的社会转型与进步,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总结为“六多六少”和“六种无度”。前者是指知识传授多,德性修养少;生活关心多,素质培养少;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身体关心多,心理指导少;硬性灌输多,启发诱导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后者是指无理由呵护、无分寸褒奖、无节制满足、无原则让步、无边际许诺、无休止唠叨。
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重智轻德。在很大程度上,知识本位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背景底色”,尤其是在城市,许多家庭实际上在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分数在家长心中和实际教育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教育的知识本位导致家庭教育的畸形发展。孩子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可能是导致“问题少年”现象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
苏彦捷 郭红松绘
苏彦捷: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一些通行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家庭教育的知识本位导致家长形成一种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心理。因此,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校外辅导机构,提前学习各科知识。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一再强调,儿童心理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不能改变其发展的主要时间进程,只有儿童心理和认知水平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为教育和训练才会起作用。人为地提前训练,可能一时一地占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不会长期保持下去。
邢淑芬 郭红松绘
邢淑芬:我国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家长养育焦虑”。前不久,深圳某中学运动会现场打出“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口号,在网上引发热议,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困境。“邻家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抓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因此才会出现所谓的“虎妈”“狼爸”和“直升机式妈妈”等。2018年,智课教育联合新浪教育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
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异常行为往往始于儿童期焦虑不安的家庭环境,养育焦虑所导致的疏离化、冲突化的亲子关系,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表现出各种内化或外化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恶性心理危机。
2.育儿先育己,做有底气和素养的“硬核”父母
光明智库:近期,电影《少年的你》再次将校园霸凌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施暴者与被施暴者家庭教育的缺失令人唏嘘。那么,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具体实现路径和方法有哪些?
俞国良:立德才能树人,树人必须以德育为先。家庭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摇篮,给予的是“人之初”的教育。家庭教育应该从知识本位回归德性本位,德性是个体素质完整、和谐、自主的基础,决定了人生成长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父母没有在学习上给我多少帮助,但在做人上给我的教育很多。那时候我每天要走3小时的路到学校,星期天还要参加劳动。这种家庭教育培养了我勤奋、踏实的特点,对我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
家风建设对立德树人十分关键。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隐形财富,是风险系数最低、最具价值的“家庭不动产”。家风从思想、心理、行为层面对孩子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隐性的,也是终身的、稳定的。每位身为父母的人都该常常追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有资格做家长?能不能承担起家风、家德建设的重担?只有让家长的赞扬成为孩子进步的勋章,让家长的鼓励成为孩子成长的充电器,让家长的共情能力、同理心成为孩子一生享用的甘露,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
邢淑芬:要想做到立德树人、育智与育德相统一,家长应首先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家长想要育儿,应先育己,做具有底气和素养的“硬核”父母,让自己成为孩子从心理上认可的榜样,把家庭教育的着力点放在言传身教方面。另外,丰富的亲子活动应成为品德教育的载体。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户外活动,利用强化学习、暗示的作用和情境的力量等心理学技术,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品质,让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苏彦捷:新时代家庭教育应实现育智与育德的统一。实现“育德”,先要提升家长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的影响力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最为根本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所拥有的品质和力量。因此,提升家长的素质,让家长掌握科学专业的育儿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担负的时代使命。
3.不做“直升机式”“割草机式”家长
光明智库:有网友称,这是一个令妈妈们焦虑的时代。请您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如何引导家长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成才观,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邢淑芬:近几年来,我的课题组在家庭养育和儿童发展领域做了一些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探索。研究发现,焦虑的家长会更多地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孩子的身上,这样的家长会更多地采用侵入式的教养行为。侵入式教养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发儿童的内疚感和焦虑感来管理孩子的日常行为。跨文化研究发现,与西方的母亲相比,中国母亲会采用更多的“爱的撤回”式教养行为,比如一些妈妈常会吓唬孩子:“你再这样不好好学习,妈妈就不爱你了。”大量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这种侵入式教养行为会导致儿童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社会功能失调现象。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不乏大量的“直升机式”和“割草机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是指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割草机式”家长,则是“直升机式”父母的升级版,他们一直走在孩子前面,替孩子清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不希望孩子直接面对任何困难。具有上述两种特点的家长都不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矛盾的。它要求母亲付出最强烈的爱,但这种爱又必须帮助孩子成长而远离母亲,最终完全独立。但大多数母亲都没有完成任务,即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能让他离开,鼓励他离开。”
在后物质时代,父母要学会对孩子的“深沉爱”和“智慧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自我引导、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的成熟个体。新时代的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自主走路的准备,而不是一味地为孩子铺平成长的道路。事实已经证明,后者会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降低他们的抗压能力。
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站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立场上对其加以完善。首先,从原来的“家长教育”延伸到现实的“家校合作”,打破家校双方“隔岸相望两茫然”的局面,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发展。其次,家庭教育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行为,良好的社会行为依赖于正确的家庭心态、理性的社会心态,而家庭心态、社会心态的培育取决于社会心理服务。因此,家庭教育是“小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教育才是“大教育”,我们要促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向家庭教育服务转变。
苏彦捷:要想减少抚养焦虑,最关键的是要形成一种正确的儿童观和成才观。家长的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元素,家长的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提供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而不是用“别人家的孩子”或用统一的模式标准来规训和塑造儿童。
今天,每个家庭都应秉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的教育理念,引导儿童把成长和发展的道路建立在个人优势的基础之上。正如著名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格里曼在他的著作《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强调的那样,“真实的幸福来源于优势和美德”,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是做能发挥自己长项的工作,而不是仅仅令我们感兴趣的工作;发挥自己优势所获得的幸福感才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最稳固的幸福。新时代家长要坚信“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人才观,做一个内心平静、平衡的家庭教育者,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光明智库特约主持人: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 白宇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王斯敏、周梦爽、马卉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