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祖国加“油”争“气”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祖国加“油”争“气”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2-07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 昊 孙金行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成凯

  连日的大雪,给塔克拉玛干沙漠裹上了厚厚的银装。一根根黄色的天然气标志桩整齐排列伸向远方。标志桩下方,是2024年10月刚刚投产的塔里木油田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管道克英线。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见到记者一行,他热情地挥手打招呼,眉毛、睫毛上面挂满了呵气凝成的白霜。

  “这可是克英线建成后的‘首冬’!大过年的,家家户户取暖、做饭都要用气,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管线安全无恙、正常工作。”他大声告诉记者,管线上方有无违规施工、重物占压、采石取土等情况,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这样的全面巡线,胡毅和同事们每个月进行一次,每次都要走遍阿克苏地区所辖管道。车能到的地方,就开车前往;车到不了的,就步行抵达。一张馕、一瓶水,就是午餐;时间紧、任务重,就搭起帐篷在野外睡一晚。

  这是这位河北邯郸小伙儿第二次在岗位上过年了。

  “只有来到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西部发展的勃勃生机,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地下还有油气资源在流淌喷涌……这不正是青年人大展身手的地方吗?”胡毅感慨,“我当年的选择没错!都说我把青春献给了塔里木,其实,是塔里木点亮了我的青春。”

  从克英线出发一路西行,记者来到塔里木油田雄英三维物探采集项目作业现场。

  还未靠近,钻机的轰鸣声、隆隆的炮声便震动着耳膜。冰雪遍布的戈壁荒滩上,石油物探队员们正热火朝天地开展测量、钻井、采集等各项工作。

  东方物探山地二队测量组组长覃刚今年又没有回四川南充老家过年。令他欣喜的是,这个春节,一家人终于在新疆团聚了。

  “我在新疆干物探21年了,由于项目工期紧张,很少回老家探亲。家人开始不理解,后来来新疆看过我几次,慢慢变成了我的‘同盟军’!3年前,妻子干脆放弃了在老家经营多年的生意,来物探队和我当起了‘战友’。女儿也上大学啦,一有假期,就来物探队勤工俭学。她说,大美新疆,不仅美在雪山大漠、草原绿洲,也美在咱石油工人的辽阔‘战场’!”这个老石油人娓娓叙说着,眼神里充满了温情。

  覃刚所在的物探队,外地人占比超90%。“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为祖国寻油找气、加‘油’争‘气’!”东方物探山地二队经理、党支部副书记钟骥说。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07日 01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