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

2017-02-22 18:22 来源:子曰师说 
2017-02-22 18:22:58来源:子曰师说作者:责任编辑:张璋

 

  (一)疆土之爱

  首先,“爱国”体现为对一国疆土的热爱。国土构成民族家园,疆域是国家存在的基础,维护领土权益必然是一国公民爱国的最直接反应。所以在历史上,历代政府都重视边防,历朝志士都为国从戎,历数爱国主义的诗歌也几乎都是为国土而呐喊的作品。

  军事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关系到疆土、疆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系到国家存亡。因此在国家领土安全受到威胁时,爱国民众就恨不得奔赴边关、同仇敌忾,这份爱国之心,上至权贵下至黎民,从不设限,就像清代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虽然这句话成型得很晚,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全民爱国情怀却很早就形成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一首《无衣》就坚定地表达出了上下一心、共御外敌的精神,诗里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先秦时期秦国人民抵抗西戎入侵时的一首战歌,诗歌里豪迈地表示,谁说军备不足?一旦有作战需要,同穿战袍,与君共赴战场、共赴国殇!这首诗也便是“袍泽”这个词的来源出处,喻指军中的兄弟、情谊深厚的战友。

  热爱祖国,从热爱国土开始,像爱惜身体发肤那样爱惜每一寸山河、像痛惜生命折损那样痛惜每一分沦丧。正因此,陆游会在经历了金兵侵宋的一生临终时恨道“但悲不见九州同”;正因此,陈天华在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大地上悲愤叩问“好个江山忍送人”;正因此,黄遵宪在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悲痛地说“寸寸山河寸寸金”,他还更加恳切地疾呼“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如果说爱国就从爱脚下的国土开始,那么亡国就从丢掉疆域的寸土开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往往一块砖瓦的丧失,就是大厦将倾、土崩瓦解的前奏。

  因此,爱国之心首先就根植在本土的大地上,寸土必争,因为我们,守土有责。

[责任编辑:张璋]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