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2019-01-31 03:2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经济界面】  

  编者按

  人们对过年的感觉和期待,就在那满满的年货里。从赶集时的大包小包、肩挑手扛,到推着小车在人山人海的超市里采购,再到如今指尖一动,人和年货一起到家……年货消费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时代的脚步和经济发展的轨迹。新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让“年”的味道更加时尚多元,也有效促进了国民消费升级和产品换代,为扩大内需注入强劲动力。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1月27日,一对母子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年货大集上挑选玩具。新华社发

  快递小哥送来的“新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1月28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在北京一家民营企业上班的王欣收到了快递小哥送来的包裹,里面装的是她网购的手机以及窗花、“福”字等年货,她打算过几天把刚买的手机和年货带回山东老家。

  “我喜欢网购,方便快捷、省心省力,而且在一些节日促销活动中,商品的优惠力度很大,特别划算。像手机这样相对贵重的商品,快递小哥还会跟你预约时间,确保送到本人手里,也不用担心寄丢的问题。”王欣说。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如今,像王欣一样喜欢网购的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69亿。同时,网购的交易额也同样惊人。以2018年“双11”为例,“双11”当天,全国主要电商平台交易额(包括商品和服务)超过3000亿元。

  另外,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网购的便捷。近年来,无人机、智能仓储等智能物流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物流行业持续创新发展,使得物流体系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即使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快递次日达甚至当日达”的服务,体验到新的生活方式。

  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一张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这张照片里,生活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巴村的多杰一家在收到快递员扎西平措送上门的洗衣机后,开心地笑了起来。

  扎西平措告诉记者,在接到网购订单后,他迅速给多杰打了个电话,确认可以送货后,便很快从当地县城发出,先是驱车上百公里,又用肩膀扛着快递步行了一段距离,风尘仆仆地送到多杰家,并帮他安装了洗衣机。“看到顾客收到快递后高兴的样子,我自己也觉得很开心。”扎西平措说。

  像扎西平措一样,数不清的快递小哥们不怕路远、不惧风雨,他们用奋斗换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温暖,让网购体验变得更好。正如多杰和王欣所说,快递小哥“很辛苦”“很暖心”。

  当然,除了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之外,网购也让一些偏远地区的土特产有了销路,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去年我开始种木耳,木耳采摘后会有人前来收购,加工后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一年下来预计能赚6万元。”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平石头村村民王建新说。

  随着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和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网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6.4个百分点。据测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

  此外,网购市场秩序也在不断规范,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多保障。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师王云霞表示,电子商务法针对老百姓网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将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农产品物流园里“买全国、卖全国”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1月28日深夜两点,山东潍坊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里车来车往、人头攒动。一辆辆货车、人力三轮车、农用机动三轮车、小卡车等运输工具,满载着一箱箱蔬菜和瓜果,排队等待过磅。深夜两点半到五点半,本地菜和外地菜品种在物流园分别开始交易,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从这里集散,再销往全国,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1月27日,游客在山东烟台农科院花卉中心观赏、选购蝴蝶兰。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这几天快过年了,物流量大,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现场协助指挥交通、维持秩序。你看来自云南的油麦菜、福建的胡萝卜、广西的西兰花等蔬菜都集中在这个园区。在这里,没有经销商买不到的菜品。”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经营管理部副经理孙向明介绍说。

  在寿光做了20年蔬菜经销的销售商王军对记者说,20年前,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前身寿光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引起全国各地蔬菜经销商的关注,“寿光的大棚菜全国闻名,各地的批发商买菜都绕不开这儿,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菜进入市场流通,品种越来越多。”

  作为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里第一个从云南运菜的经销商,王军目睹了20多年间蔬菜物流运输的变迁。“最初从云南拉菜,没有泡沫箱和冰水瓶,都是用竹筐装菜,通过冲凉水给蔬菜降温,路过湖南还要加上草帘给蔬菜保温。”王军说,20年前,从云南收购蔬菜价格很低,一斤仅为几毛钱。现在不仅蔬菜运输条件全面改善,蔬菜的品质也大大提升了,一箱蔬菜可以卖到130元,菜品优质优价特征更加突出。

  如今,随着市场的发展,王军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他专营云南的芸豆、扁豆等各种豆类蔬菜,在云南还和当地合作社联合经营起2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

  “这几天正是春节前销售的旺季,每天能卖出3车菜,日销售量为3000多箱,菜品供不应求。”王军说,目前,园区改变了传统农产品市场用现金结算货款的方式,采用一卡结算制。商户们在用IC卡交易时,通过网络与物流园的电子结算中心相连,即时交易、即时结算,不需要使用现金,非常方便。

  一家物流园里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寿光也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

  孙向明介绍,目前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销售的蔬菜品种达300余种,年交易量35亿-40亿公斤,交易额80亿-100亿元,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从蔬菜流通到蔬菜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成功研制冬暖式蔬菜大棚以来,以蔬菜产业为核心的寿光农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一路发展壮大。多年来,寿光积极向全国输出技术、人才,带动全国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当前,我国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为主动适应这一转变的趋势,寿光正以打造“中国蔬菜硅谷”为目标,把种苗产业打造成农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推动由蔬菜生产向种子种苗转变,构建从育种研发到种子加工、种苗繁育推广的全链条体系。

  窥一斑而知全豹。2018年,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总体较为充裕,市场运行保持基本平稳。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全年均值为104.4,比2017年高4.2个点;其中“菜篮子”产品200指数均值为104.8,比2017年高4.9个点。我国农产品供应充足,百姓“菜篮子”更有保障。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和优化粮食和蔬菜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农业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平衡。我国粮食和“菜篮子”产品供给质量稳步提升,农产品市场供需两旺,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欧班列:“洋年货”装扮中国年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春节来临,按照惯例,34岁的河南郑州市民李林将采购年货的事宜提上了日程。

  与往年不同的是,李林这次购买年货,并没有选择到家门口的超市,而是来到离家不远的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购买“洋年货”。经过一上午的精挑细选,他的购物车装满了法国的葡萄酒、比利时巧克力、澳洲的橄榄油和牛肉等进口商品。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以前,总感觉进口商品离自己很遥远,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跨境商品直购店,在那儿随时可以买到洋货。”李林说。

  据了解,李林购买年货的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汇集了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70多个国家的超过10万种商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中欧班列运输而来。临近春节,中欧班列成为进口超市的“年货班列”,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洋年货”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1月22日13时36分,装载白俄罗斯进口优质牛肉等美食的X8006次中欧班列到达郑州圃田车站,这批来自白俄罗斯的牛肉全程使用冷链运输,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冷箱远程无线温控系统,24小时监控牛肉状态,保证优质牛肉所需的稳定的冷冻环境。

年货看变化 流动显活力

  春节临近,为方便消费者购买中欧班列运回的“洋年货”,西安举办首届中欧班列年货节,汇聚来自欧洲、中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丰富了当地年货市场。新华社发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境外覆盖24个国家的126个城市。通过高频率的中欧班列和完备的国际陆港,让中国内陆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班列带回来的商品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也很亲民。”郑州铁路局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站长杨华表示。

  中欧班列让海外华人的春节餐桌充满着“中国味道”。据了解,目前欧洲有华人、华侨及留学生约250万人。这些华人、华侨身居国外,每逢新春佳节,便会更加惦记家乡的美食。在“洋年货”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装扮着中国传统佳节的同时,中欧班列也让海外华人、华侨离“家乡的味道”不再遥远。

  日前,一列满载果脯、辣椒酱、水饺、春卷等中国年货的中欧班列(义乌)驶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经过短暂的通关停留,这趟列车将开往遥远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让当地的华人、华侨共享“中国年”。

  “作为中欧班列粮食运输指定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2018年进出口运量完成1314万吨,途经口岸的中欧班列达到1071列,均创历史新高。”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人员李红红介绍说,“中欧班列在口岸的通关时间由之前的12小时压缩到现在的6小时,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5天左右压缩到12天至14天,运输效率提高了一倍。”

  运输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就是运费的下降。据介绍,2018年中欧班列的运费与2011年相比,降低了超过30%,仅为空运运费的五分之一。“同时,运输效率的提升也让更多的食品以更加新鲜的状态登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餐桌。”李红红说。

  如今,全球物流发展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中欧班列为亚洲和欧洲沿线国家搭建起一条高质量的物流贸易通道。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万列,到达境外15个国家、49个城市,运输网络已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这趟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列车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欧班列开行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列,比上年增长72%。其中返程班列开行3610列,同比增长111%。”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表示:“中欧班列带来越来越多的‘洋年货’,意味着越来越多中国人正在向‘享受级’消费靠拢。人们希望选择更多元的产品,提高生活的品质,这也充分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将为世界各国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

  链接:数说年货

  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日前发布的《2019年货消费报告》显示:

  坚果、蜜饯和膨化食品仍是年货必备“老三样”。从增速看,游戏机、景点门票和运动手包成为缓解白领“春节焦虑症”的“新三样”。

  从消费力来看,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位居天猫年货消费前五大省份。

  从生鲜消费来看,沿海城市对于过年吃肉的需求变得旺盛,内陆人们对于海鲜和水产的消费也在增加。

  (光明日报记者温源整理)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31日 15版)

[责编:孙宗鹤]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