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文化味里品新年
到孔府学整套春节礼仪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跟孔府大厨学包水饺、蒸花糕,到孔府贴春联、贴门神,到孔庙许愿祈福……近日,以“传统民俗+非遗展示”的形式呈现的“孔府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孔子故里山东济宁曲阜启动,游客还可以近距离了解楷雕、绢花、布老虎、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体验来自孔府的“专属年味儿”。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在孔府大门西侧,孔子书画院名誉院长孔祥胜现场挥毫泼墨,孔府大门春联一气呵成。他介绍,孔府春联讲究纸墨精良,字体端庄,辞句典雅,春联的长、宽及张贴位置都有着严格规定。
孔府门神也别具特色。孔府有近500道门,几乎每一道门上都要贴门神。在孔府规制最高、平时关闭的重门光门前,两名小游客正在体验贴门神,两张色彩鲜艳的“武门神”为重光门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孔子书画院副院长邱清峰也在孔府门口现场制作门神,他先在一块巨大的木板上刷上特制油墨,然后把一张纸敷在上面,一会儿线条显现出来,旁边的工作人员就按照墨线轮廓涂上色彩,这样一张门神就初具雏形了。
“现在的门神雕版根据孔府旧藏明代雕版复制而成。”邱清峰说,孔府门神尺寸较大,有完整且独立的印制、张贴程序。孔府门神的着色方法也大有讲究。大门、二门上的用品色,只涂一遍,叫粗门神;内宅小门上的用石色,要涂三遍,叫细门神。
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表示,此次活动展示了祖祖辈辈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淳朴善良的自然天性与精神风貌,有助于唤醒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搭建新平台,推进“孔府过大年”品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孔府传承着规模盛大的春节礼仪和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中国家庭过年模式。据档案记载,孔府过春节的主要活动包括熬腊八粥、挂天灯、蒸壮、贴春联、贴门神、除夕守岁、祭祖、龙灯会等。
(光明日报济宁2月3日电)
[责编: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