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药现代化“领跑者”刘雪松的除夕之夜

中药现代化“领跑者”刘雪松的除夕之夜

2019-02-05 05:45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春走基层·叙叙团圆好时光】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农历大年三十,昔日热闹的苏州科技城也出现了“空城”现象,唯独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却灯火通明,刘雪松和他的创新团队还在加班加点。“上个月月底,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口服制剂先进制造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围绕中药口服制剂全产业链开展先进制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研究,共有国内18家科研院所和中药制药企业共同参与。除夕夜加班,就是在围绕这个课题抓紧做实际方案和实施细则。”刘雪松告诉记者,通过近三年努力,该课题将会形成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群和先进的制药技术标准,同时能够形成数条国际领先的中药制药示范生产线,为我国“十四五”期间中药制药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药现代化“领跑者”刘雪松的除夕之夜

刘雪松(左)与同事除夕加班。资料图片

  除夕之夜,刘雪松忙的不光是这一件事,对ISO中药生产国际标准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在春节期间也要确保完成。2018年10月,由刘雪松团队组织制定的国际首个ISO中药生产国际标准获得国际组织专家投票通过,今年暑期前要完善即将颁布的标准。另外,刘雪松还在组织新一批中药国际标准的申请,“这些标准对行业、对国家来说都是标志性的成果。时间很紧张,三、四月份就要去答辩,所以只有利用除夕和春节假期这段时间抓紧去做。”刘雪松说。

  作为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刘雪松长期以来开展制药工程、药学、中药学以及过程分析等学科交叉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如中药高效节能制药装备与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解决了目前国内中药企业生产设备落后、药材利用率低、溶剂消耗大等缺点,并改变了我国中药企业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主的控制模式,实现了中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艺参数控制水平,提升药品质量及其稳定性。

  2011年,浙江大学和苏州市共同建立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当时浙大有一批像刘雪松这样的教授,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但是缺乏很好的技术转化平台和成果转化环境,研究院旨在探索建立技术成果转化的绿色通道,孵化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人才团队。刘雪松于2011年来到苏州,创办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现代中药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一职,五年来承担了40余项国家课题。同时,他致力于建立产业化平台,目前已经在全国设计、建成了152条中药数字化生产线,每年所建的生产线产值累计300亿元,中药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提高了20%以上,药材提取效率提高10%,能源消耗降低20%。

  刘雪松创新团队的成员告诉记者,加班、出差是刘雪松的常态。为了促进合作项目落地,近两年来,他累计飞行393次,高铁出行400余趟,最多一天赶了5个城市,3天只睡了6小时。两年多来,刘雪松累计走访了200余家规模以上制药企业,与中药全国百强企业全部建立了联系。“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我们坚守岗位,为的是更好地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制药技术应用于中药行业,推动中国中药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中药制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光明日报苏州2月4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5日 02版)

[责编:张悦鑫]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