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曹连莆教授:倾尽一生育种育人

曹连莆教授:倾尽一生育种育人

2019-02-06 04:15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春访名家】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曹连莆教授:倾尽一生育种育人

曹连莆在讲党课。资料照片

  冒着零下27摄氏度的严寒,记者驱车近200公里,1月31日赶到石河子大学,看望教书育人一辈子的老教授曹连莆。

  一进家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精神矍铄的曹连莆伸出温暖的双手迎接记者的到来,客厅里阳光明媚、鲜花盛开,一派暖意。

  记者问:“曹老师今年高寿了?”他笑着伸出手指比画说:“80了。”

  1963年,曹连莆背着北京农业大学前辈们赠送的几百份小麦育种材料,告别学习生活了7年之久的北京城,登上了西出阳关的列车,立志要选育出适应西域种植的新品种来。

  “那时候,我们是一群满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都想在兵团干出一番事业来,回报国家对我们的培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教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一些成绩。当年我们一起来的同学,留在新疆、留在兵团的已经很少了。”曹老师遗憾地说。

  说起自己做了一辈子的事——育种,曹连莆有说不完的话。1967年夏天,种在基地的冬麦育种材料成熟,需要及时收获、考种、脱粒、整理、登记,怎么办?心急如焚的曹连莆与另一位老师冒着危险,偷偷忙活10多天完成了小麦育种试验的夏收工作,秋天又一起把中选的种子播进1连的土地里。但最终,这份育种的心愿也没有实现。

  “但我们没有灰心,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就想为兵团育出新的品种来。1986年,我们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的第一个春小麦品种‘石春1号’终于诞生了。从1963年算起,它在23年之后才姗姗来迟,来得不容易!我们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先后为新疆的麦类作物家族增添了5个新成员。1997年育成的‘新啤1号’是新疆自育成功的第一个啤酒大麦品种,‘新小黑麦1号’填补了新疆小黑麦育种的空白。只有经历了往昔的磨难,才能体味到今日的甘甜。”

  2009年,石河子大学正式成立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曹连莆退休至今仍担任研究所顾问。

  “我现在基本上不做‘老本行’了,我干上了新行当。”曹连莆笑着说,“我现在每年给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新生教育,给新入职的老师进行岗前培训,还担任了一门选修课,是大学生思想导读课。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又开始为师生讲党课,很忙,一直没有离开育人岗位。”

  从苦难的旧中国一路走来,目睹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曹连莆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来之不易。他说,自己第一次给师生辅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准备了3个多小时的讲稿,没想到来的人太多,许多学生是站着听完3个多小时的,这让他内心十分感动。

  说起与光明日报的关系,曹连莆清晰地记得,2012年4月28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发了关于他的报道《育种,更育人》,报道了他在育种育人上作出的成绩与贡献。他自豪地说:“到今天我还敢说,我培养的40多位硕士生、博士生,80%留在了新疆农业工作岗位;留校的16位学生,面对国内外多种机会时,也都选择留了下来。这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从而可以为新疆的育种工作作出更多贡献。”

  临离开时,曹连莆拉着记者的手说:“感谢光明日报社,我会永远记得自己的职责:育种,育人。我们共同努力吧。”

  回到寒冷的屋外,想着曹连莆临别的话,记者不禁想到: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经不易,曹连莆却把育种育人两件事都做成功了,这需要多大的付出与努力啊。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6日 03版)

[责编:张悦鑫]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