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
除夕夜,河北省海兴县香坊乡的孙桂芹卯足了劲把土炕烧热,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近年来她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8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孙桂芹丈夫的生命,她整日以泪洗面,不知如何带着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生活下去。“人不在了,但过日子的信心要在。”香坊乡人大主席孙国强的这句话让她记忆犹新。
为了点燃孙桂芹的希望,孙国强带着扶贫干部们隔三岔五地探望,但送钱、送东西,包括心理疏导始终难以消解她“过一天算一天”的无望感。“找到贫困户真正的痛点,对症下药才能救急纾困。”孙国强说,根据贫困户优惠政策,扶贫干部为孙桂芹的儿子办理了慢性病医疗保险,每年有6000元的报销额度。
“他一有空就给我儿子从县城带药,有一次是他自己掏了370元钱买的。”孙桂芹有些哽咽,朴实的她说不尽对孙国强的感激。
连续走访几次后,孙国强发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输血,更要造血,要扶贫,也要扶志。
香坊乡位于渤海之滨,素有渔网加工的产业传统,通过技能培训让劳动力在家揽活就业,既盘活了人力资源,又增加了个人收入,成为当地脱贫的重要方式。孙国强带着做过渔网加工的街坊来到了孙桂芹家里,劝她在家织网,每月收入足可支付医药费用,还能补贴家用,不耽误农忙。
孙桂芹心动了,更有了行动。“如今每月织40张网,每年约5000元的收入。”她边说,边拿着梭子在尼龙线间穿梭,娴熟的技法织就的不只是渔网,更是生活的希望。
2017年3月,春寒料峭。跟随海兴县扶贫队到张会亭乡后潘村开展入户调查工作的扶贫干部冯新义来到了独居老人崔桂香的家。敲门许久,才见一位老人蹒跚地走出来。“一进去,屋里十分杂乱,桌柜上尘土厚厚一层。”冯新义说,当时老人耷拉着脸,双眼无神。跟村委会简单了解情况后,扶贫队就把屋子打扫了一遍。临近中午,他们决定给老人做顿饭再走。可谁知,屋子里一篮子鸡蛋都放坏了,一堆散装面条也生了虫子。冯新义二话没说,攥着100元钱跑到商店里买了些食材和日用品。
老人见状,开口了:“我有一个月没出门了,你们心好,都是哪个乡的人呢?”“老嫂子,我们是县里扶贫队的。您以后要常出来晒太阳,有了精神头,身体才会好。”冯新义答。驻村的几天里,冯新义时常看到老人在村道上拄着拐棍溜达,步子很慢,但看了真让人高兴。
为了更好地扶贫到人心,各个乡镇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人口精准施策。“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外出或就近务工;劳动能力弱的,参加公益性岗位;对于大病致贫的人还有‘3+2’(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扶贫模式作为‘保护伞’,其中为每个贫困户购买300元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极大地减少了自负医疗费用支出。”海兴县扶贫办副主任科员孙玉广说。“贫困户的困难在哪,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在哪!扶贫,就是要真正地扶到人的心里去。”海兴县委副书记刘明亮说。
[责编: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