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可爱的中国(社会建设篇)——代表委员畅谈新中国七十年辉煌历程

可爱的中国(社会建设篇)——代表委员畅谈新中国七十年辉煌历程

2019-03-04 06:45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关于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可爱的中国(社会建设篇)——代表委员畅谈新中国七十年辉煌历程

  编者按

  站在时间的刻度上回望,更能感知时代的面貌和意义。

  70年的成就何其壮丽,而这些成就在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中有着更真切的体现。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细密的保障网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感,良法善治日益标明公平正义的底线。在一个有所依靠、有所凭借的社会中,人民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还原为一个个值得关注的个体。努力抹平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让每个孩子都有拥抱世界的机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让发展的价值底色更鲜明;更温暖的公共产品和政策保障,回应着人们的关切与希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为实现伟大复兴奋力前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可爱的中国(社会建设篇)——代表委员畅谈新中国七十年辉煌历程

  光伏电站助脱贫。图为无人机拍摄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井店镇台村一处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新华社发

  推动社保改革 增进百姓福祉

  郑功成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社会保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障制度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被“国家—社会保障制”取代,呈现出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等特征。

  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持续扩展,基本医保参保人员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13亿多中国人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持续大幅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所有老年人都能够按月领取一笔数额不等的养老金;社会救助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困难群体获得援助;养老服务、残疾人福利事业等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成就表明社会保障已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保障领域的制度改革,推动了社保制度朝着符合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型,不仅有力地保障与改善着民生,也有助于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邱玥采访整理)

  促进教育公平 引领国家现代化

  唐江澎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我的中学时代在秦岭脚下的一个小镇度过。20世纪70年代时,镇上不通电,靠煤油灯照明。我们的老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也没有教材,用的都是油印的讲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任职的锡山高中80%的学生来自区县的农村中学,我希望能走出一条顺应新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之路。

  高中课程在高考科目之外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0余年来,锡山高中一直在探索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并建设了六大省级课程基地,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落到实处。我们学校也创新德育体系,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情境中自主建构生活秩序,让学生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课程中培植善良、仁爱的精神底色。

  从我们小时候艰苦的学习条件,到现在越来越完善的硬件设施,从教育资源稀缺到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从注重分数到追求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70年来,不论教育投入水平、理念还是教育体系都得到了不断提升,未来教育必将通过自身的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高昱远采访整理)

  实现病有所医 减轻患者负担

  葛均波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1990年我赴德国留学,攻读心血管专业。回国后我发现冠心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支架只能依靠进口,4万多元的单价让很多患者“望价止步”。当时我就想,能不能研制一种老百姓用得起的支架。

  在研制新型支架的那段时间里,我和团队全身心投入,最终我们研制出“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支架”,单价仅一万多元,大大减轻了冠心病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很多原来“望价止步”的患者都可以接受治疗。

  党和政府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到要“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为此,我曾提出“1120”计划,呼吁发生心肌梗死后要迅速拨打120,同时呼吁心肌梗死发病开始120分钟内完成梗死血管开通,大幅降低死亡率。这一切的实现,正是建立在70年来我国医疗设施、医学水平、健康理念不断升级的基础之上。 

  (光明日报记者高昱远采访整理)

  落实精准扶贫 带来幸福日子

  梁倩娟代表(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淘宝网店负责人)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甘肃陇南徽县石滩村。那时候,乡亲们主要靠种小麦、玉米、黄豆为生,收入很低。而今30多年过去,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县里还为我们集中进行了危房改造。

  这些年,国家给陇南投入了不少扶贫资金,把贫困户纳入了低保范围,并帮助我们发展花椒、苹果等适宜作物的规模生产。2006年前后,我和许多年轻人一起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机会。2012年,网络购物对于村里人来说还是新概念时,我回到家乡,试着将土特产通过淘宝网店卖出去,也帮村里人从网上购买生活所需品。2014年,陇南市成为国务院扶贫办的电商扶贫试点市,电商成为重要的扶贫途径,也让更多村里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如今,生活条件的改善吸引了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乡,还有一些大学生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现在我们在发展“一村一店”,每个村都有一个网店,而且在探索差异化经营。从原先担心产量、销售,到如今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直接为龙头企业种植、供给蔬菜,网络为村民提供了更多销路。

  (光明日报记者陈慧娟采访整理)

  治安平稳向好 让群众更满意

  石蓉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

  我在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工作。过去,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派单到辖区派出所。有的辖区范围大,可能导致出警时间长。现在,这样的局面已经改变了。

  通过警务机制改革,我们的街面网格警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找到报警人。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天网视频、人像大数据等技术,追踪、还原犯罪发生事前、事中、事后嫌疑人的轨迹,明确嫌疑人的真实身份。这些成果让办案更加直接有效,提高犯罪成本,降低案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大案攻坚能力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侵财类案件上。近年来,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街面“两抢”案件、街头接触性诈骗案件等破案率达到了95%。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社会治安的平稳向好。

  在党的领导下,公安机关忠实履行职责,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光明日报记者彭景晖采访整理)

  创新基层治理 提升生活品质

  朱国萍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副书记)

  我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小区工作了近30年。刚来到小区做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居委会只有5个干部,全都是退休女同志。居委会要负责灭“四害”、发油粮布票等票证。小区通知公告全靠黑板报,有时还得挨家挨户跑腿,事无巨细,十分忙碌。

  后来,随着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在这个岗位上,我亲眼见证了政府为基层治理工作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下放的权力越来越大。尤其是2014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一号课题”。

  多年以来,居委会想要服务好百姓的心是不变的。如今,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了,居委会为小区引入了丰富多样的社会组织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如今不少80后、90后也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的力量更加充实了。

  (光明日报记者陈慧娟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4日 08版)

[ 位置: 首页> 光明日报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