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旧城改造让“藏东明珠”焕发新活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旧城改造让“藏东明珠”焕发新活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21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行走在光明大道上——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光明日报记者 王远方 尕玛多吉

  强巴林寺雄踞在澜沧江源头,支流昂曲、扎曲在此交汇。站在寺外的观景平台上远眺,两条水系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的双翼,在两侧舒展开来,而中间昌都市区的全貌尽收眼底。

  但同时,昌都市区地理结构的缺点也凸显了出来。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昌都市区被大自然“禁锢”了。长期以来,昌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缓慢。截至2011年年底,市区建成区面积仅4.6平方公里,80%的旧城区未曾改造。

  作为土生土长的昌都人,昌都市住建局局长永忠达瓦对曾经的生活环境印象深刻。老城区普遍建筑密度大,布局杂乱,处处残垣断壁;房屋多以土坯房为主,使用时间长,危旧房众多,通风、采光条件差,消防、抗震安全隐患大;道路狭窄泥泞,无给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可以说是污水横流、垃圾乱堆。”永忠达瓦深有感触。

  此外,老城区人员居住混杂,社会治安案件易发多发;部分群众无序迁入昌都城区周边,在地质灾害隐患区非法私建房屋,造成管理失控。旧城不仅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昌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旧城改造势在必行。

  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旧城改造,关键是唤起老百姓的积极性。改造固然好,但是面对这么大的工程量,昌都老百姓的心里不免犯嘀咕。为此,昌都市在前期进行一对一的入户调研,宣传党的政策。同时,对老百姓最关注的补偿问题,昌都市按照一比一的面积进行置换。“要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知道了政府让利于民的出发点,他们搬迁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永忠达瓦说。

  涉迁面积广、户数多,旧城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改造期间,搬迁的老百姓如何安置?昌都市的领导干部把奉献精神体现在工作的第一线。除了提供安置补助,许多领导干部还把自己家的公租房、周转房让了出来,而自己则住在单位。“我们住在单位也是为了方便工作。”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永忠达瓦笑着说。

  经济的发展为提升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不小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面对市区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矛盾,昌都市用“立体”建造的理念盘活了城市空间的各要素。

  昌都市主城区商圈人流及车流大,极易造成拥堵现象。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公路下穿隧道在昌都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瓶颈。隧道下方行车,上方修建了茶马广场。人车混行的局面改变了,老百姓也有了文娱活动的场所。同时,昌都市把地形的劣势转化成了优势。城市公园建在了山坡上,不仅节省了城市用地,还营造出了一幅城在山中、水绕城旁的城市景观。

  拆迁居民1300多户,改造、改建道路27条,总长度约31公里;改造提升城市给排水管网35公里,新建管网50公里;改造、新建市政桥梁6座……3年的时间,昌都用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书写了“藏东明珠”的新传奇。

  时间短、工期紧,但昌都市在建设质量上一点都不含糊。委托建筑专家成立专门小组,每日巡查工地;组织回迁户代表担任质量监督员,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在茶马广场旁的江嘎小区里,曾经住石木搭建成的简易板房的泽觉老人,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谈起这样的变化,“感谢党和政府”成了泽觉老人说得最多的话。

  虽然说旧昌都有了新面貌,但是建设者却没有忘掉乡愁。围绕着这样的主题,旧城改造从规划到实施紧紧围绕民族文化的主题来发力。独具康巴特色的茶马文化城、匠心设计的街面,体现了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细节,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到了传统和现代化完美结合的生活。同时,这也使得昌都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续写文脉、幸福宜居的最好注脚。

  从4.6平方公里拓展到12.6平方公里,现在的昌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0多年前,昌都农行大厦是这里唯一的地标性建筑。而现在,在高楼林立的昌都市区里已难寻当年的地标。地标的变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昌都市委书记阿布用一句话总结了昌都的变化。三江携水,历史轮回。古代的昌都,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后来,昌都见证了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而今天,昌都探索出了一条因势而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势借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1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