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活力 新动力——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活力 新动力——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4-09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张景华 董城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里是对外开放的高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这里是人民安居的乐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多年来,北京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北京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努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奇迹。

  “头发丝儿里盖大楼”

  北京中关村,一个被称作中国“最强大脑”的地方。在这里,创新创业的故事比比皆是。

  “我们的芯片用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判断学生的面部表情来进行教学反馈。”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道福说,目前,其产品已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陈彤,是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创始人。8年来,陈彤和他的团队扎根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抓住国际上芯片材料更新换代的机遇窗口,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完整的碳化硅器件量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在陈彤看来,芯片制造如同“在头发丝儿里盖大楼”,具有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就像跑马拉松,别人已经跑了10公里,我们才跑了5公里,但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变得越来越不明显,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

  除了中科寒武纪和泰科天润,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的还有云知声、第四范式、云迹科技等一大批前沿技术企业。

  据统计,中关村诞生了全国近50%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2018年以来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89家;中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国际领先的神经外科机器人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如涌泉般从这里诞生。

  创新,成就了中关村,也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

  近年来,北京市制定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努力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双动能;同时,建立高精尖产业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奔驰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设备、集成电路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落地。

  如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高清液晶显示面板、自动驾驶平台、石墨烯制备与应用、北斗卫星应用等技术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近四成,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约400家。2018年,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

  正如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林克庆所说,北京市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创新方向,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组建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城市创新文化和形态更加优化,自主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

  奶瓶厂变创新工场

  在位于朝阳区的E9区创新工场,一辆由老乳品厂“管”“罐”等零部件改装而成的“创新号”火车,十分抢眼。在这里,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不同造型的景观,散发着工业遗存的魅力。

  据九九工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咨询部总监李明介绍,E9区创新工场的前身是筹建于1982年的北京市双桥乳品厂。通过改造,老厂房在充分保留工业记忆的基础上,“变身”成为一个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企业前来入驻。

  北京鲸世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入驻的科技型互动创意公司。

  “我们与故宫、首都博物馆等合作,对文物进行3D扫描,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观众的兴趣点,推出一些衍生文创产品。”鲸世科技创始人、CEO杨利堃说。入驻后,租金成本比原来降低了40%,他们还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

  不只是E9区创新工场,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798、751、铜牛等60余家老旧工业厂房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刘海涛说,“文化+科技”已成为朝阳区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新方向。

  老旧厂房改造,是北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的一个缩影。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更有活力,经济增长更有后劲。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说,通过不断减重、减负、减量,推动低质低效产业和业态不断退出,盘活低效闲置资源,两年来,北京市共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307家,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500个,为引入高端要素腾出了一批宝贵空间。比如,人们熟知的“动批”,未来将主打金融科技牌,重点布局监管科技、金融科技、风险管理、金融安全和支撑金融科技的创新型专业服务。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成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李素芳表示,2018年北京市新设立的企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合计达7万余家,占比近4成,注册资本达7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5%;优势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

  企业百姓双双尝甜头

  在位于顺义区的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保税仓库,一排排高大的架子上,分门别类储存着各种各样的航空零件。

  中国航材总经理杨晓明介绍,在传统监管模式下,保税航材流动效率慢,无法配合航材保障服务实时响应、快速流动的需要。随着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公司的航材保障服务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实现了保税状态下航材自由流动,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2015年以来,北京市在服务业开放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服务贸易便利化,优化开放型经济营商环境,促进了业态创新和产业聚集,让大量企业尝到了开放的“甜头”。

  “我们享受到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优惠政策,还申请到了有关国际资质认证、新员工聘用等便利,这几年,我们的服务业务发展势头很好。”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康亮说,今后ABB集团将在北京继续增加投资,不断升级生产设施,提高研发实力,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企业外,老百姓也在开放中受惠。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介绍,北京海关在跨境电商、会展经济、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推出了20余项举措。各项支持措施均已落地,取得较好效果。“进口的生鲜食品可以快速进入北京市场,价格也更便宜了,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说。

  如今,随着北京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放宽,一批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内首家外资控股飞机维修企业在京运营;美国龙之传奇、日本最大唱片公司爱贝克思在京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苹果、特斯拉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

  林克庆表示,北京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三年两轮226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形成了6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开放创新举措,以服务业为龙头的扩大开放纵深推进。今年,北京市将在跨境贸易、人才出入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积极对标衔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探索“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

  奇迹发生在北京,也发生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如今,中国经济已是一片大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未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阔步向前,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01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