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
作者:郑永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光明图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始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坚持党委领导建设好思政课的政治担当。学校党委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作为时代赋予的光荣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围绕加强思政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学习,深入研究,落实举措。党委书记和校长带头参加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共同推进。二是坚持把强化协同配合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坚实保障。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政理论课基本建设。学校职能部门在师资引进、学位点建设、课程教材改革、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量身定制为思政课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三是坚持把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抓手。配齐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党委常委会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从明确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16条意见,集全校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四是坚持把建好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因素。2018年,开通“绿色通道”,计划单列、标准单设、评审单列,共引进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12名。同时,大力推动综合改革,以人事制度和绩效分配改革为切入点,加大杠杆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有效调动教师上好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教育实效
新时代的思政课,一方面要强化理论支撑,科研反哺教学,围绕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术观点等开展集中研讨、延展教学内涵,努力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当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用更贴近学生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努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一是突破单向式的传统模式。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特点、关注学生获得感,把思政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金课”,思政课堂实现教授为本科生上课100%,教师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100%。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学校将“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接地气”,将“有深度”的知识讲得“有温度”,将“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三是大力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评价改革。学校建立健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并将教学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相挂钩,用考核评价倒逼思政课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四是通过设立教改研究专项,建立教学案例库、教材库,开展教学竞赛等形式,强化教学研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目前,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确定问题域,提升亲和力,追求实效性,构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培育德育共同体,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必须要紧紧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等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全校上下联动、校内校外互动的德育共同体,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出了以下努力:一是深挖校内专业课思政教育资源,用心打造“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学校开设157门新生研讨课、281门学科拓展课,建成了以“物理与艺术”和“航天、人文与艺术”等精品课程为代表的与工程素养相关的通识课程群,形成“课程思政”矩阵。二是构建德育共同体。组建以徐川、何畏等青年教师为代表的“川流不息”思政团队,建设了徐川老师领衔的“顶天立地谈信仰”系列党课,何畏老师带领辅导员队伍领衔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系列课程,退休老领导丁荣茂老师带领退休教师领衔的“南航历史与文化”系列课程,构建以点带面、老中青结合的德育共同体,一批优秀思政教师脱颖而出,日益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欢迎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是深挖校友思政资源,精心打造“校友讲思政”品牌。从2018年起,学校陆续邀请校友总师、校友院士、校友重大科研团队等担任思政工作首席专家,精心打造以“爱国奋斗·南航担当”为主题的校友思政公开课。12名行业精英,先后进校为在校师生讲授“航空报国”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成长历程,每场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四是深挖“社会大课堂”思政资源,潜心打造思政教育大平台。学校开展“军工记忆”专项实践、国防企业面对面、师生“行走的课堂”等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实地体验航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感受航空航天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并面向学生解读军工精神,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近年来,南航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业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传承南航立校兴学国家使命和国防使命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每年有40%~50%的毕业生主动奔赴军工、国防类单位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