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5月28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推进制度创新十一条措施》和《制度创新成果考核评估办法》,要求各市县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问题。同时明确,制度创新工作与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将其作为评价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参考。
这为制度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海南自去年开始建设自贸区以来,制度创新就迅速成为当地的一个热词。全省上下积极行动,在制度创新上比学赶超,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三批共25个制度创新案例。这些案例鲜明体现了“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的标准,海南自贸试验区的“苗圃”效应正逐步显现。
以制度创新破解难题
游艇业在国际上被喻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据测算,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6美元至10美元的回报效益。
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海岸线总长度达1944.35公里,同时坐拥68个优质的自然海湾,沿海岛屿达600多个;海南岛四季长夏无冬、气候温和湿润,十分适宜开展游艇旅游、帆船运动体验等。
海南游艇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是面临入境高额担保金。一艘完税价格为2000万元人民币的游艇,入境需缴纳760万元税款担保。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南在全国率先将关税保证保险制度应用于境外游艇入境关税担保领域,助力海南游艇产业发展。实施境外游艇入境关税保证保险制度后,一艘完税价格为2000万元人民币的游艇,入境30天,只需向保险公司支付约1万元保费,此举大幅降低了境外游艇入境成本。
自2018年11月政策实施以来,已有7艘境外参赛游艇,1艘租赁游艇通过办理关税保证保险的方式入境。
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海南历来有传统。
198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站到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30多年来交出了一批制度创新亮丽的成绩单:
率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率先明确提出在一切经济成分的企业中实现平等竞争,积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率先推行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试点,全面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
率先开展企业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注册制改为直接登记制;
率先开展“四费合一”、取消一切收费站的燃油附加费改革,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
由此可见,30多年来,制度创新已融入海南的血脉,成了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4月,海口市民王振芳想开办一家文化公司。她在家打开电脑,登录海南e登记平台,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企业登记。“我这还算慢的,听说熟悉系统的人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便捷的商事登记制度让王振芳赞不绝口。
今年1月,海南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商事主体在全省统一的登记平台(海南e登记)上随时随地自主申报登记,由海南e登记自动审核通过,当场登记并生成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电子营业执照。特别情况需要核验的,由海南e登记在全省随机选派注册官在平台上按照统一审查标准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验。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打破登记注册地域管辖限制,将海南全岛作为一个城市整体进行管理,最大化方便登记注册行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统一了商事登记的标准、流程和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注册官自由裁量权,实现注册官资源整合,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商事登记“自主申报、自动审核、全省通办、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5大创新。
企业登记容易,退出也容易。海南简化简易商事主体注销公告程序,将商事主体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原来的45日大幅压缩至7日,公告方式也由报纸公告改为更加简便的公示系统公告,积极回应了企业“退出难”的社会关切。
如今,在海南企业开办时间被压缩至3个工作日,优于美、英、韩等国家,市场主体可以“一照一码走天下”,企业登记“一次也不用跑”;施工图审实行市场化和“多审合一”,实现“进一家机构,审一次图纸,出一个结论”的全流程联审联办;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时限压缩1/2;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
随着准入制度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海南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今年3月以来,海南全省新增市场主体3.4万户,平均每天新增598户,同时重点企业相继落户,31家新增企业的股东为世界、中国500强企业以及央企。
以制度创新为发展蓄能
今年4月13日,海南召开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会上明确指出,去年以来,海南坚持开放引领,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引进利用外资的配套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特别是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资金自由流动、人员往来自由等,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让各种生产要素更加合理流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活力。
5月24日,海南七届省政府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海口召开,全会的主题就是制度创新。
“海南在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比如,条条框框太多,在发展产业中,老是会遇到一些涉及税制、法制、管制的困扰,别的地方能办的事情海南就是办不通,而且是‘依法依规’办不通!正是这些制度和机制瓶颈,阻碍海南的生机和活力,下一步不通过制度创新来迅速克服这些障碍,海南只会继续陷于落后,后来居上更是一句空话。”海南省省长沈晓明给与会者浇了一盆“冷水”,并且理性分析了海南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和短板,同时以翔实的案例深刻分析了制度创新的核心要义。
浇完“冷水”就“点火”,5月28日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推进制度创新十一条措施》和《制度创新成果考核评估办法》,用制度为创新者保驾护航。根据这两份文件,海南将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向全社会有奖征集创新点子。精心设计制度创新项目,由省发改委结合中央、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每两个月提出一份制度创新项目建议清单,供各部门、各单位、各市县参考。以部门(单位)为实施主体,编制项目建议书,明确项目路径和预期成果,向省发改委申报等。同时,分别从配强攻关力量、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技术支持、建立对接机制、强化考核评估、注意防范风险、积极容错纠错等方面支持制度创新。
沈晓明表示,海南将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环境和容错纠错机制,助推海南制度创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