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艺宛如壮锦绚丽灿然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艺宛如壮锦绚丽灿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06 05: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名家看广西】 

  作者:白志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八桂大地,百越之境,有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生发出累累文艺硕果,并以“边缘的活力”崛起于中国西南,爆发出如壮锦一般“染丝织锦五彩灿然”的绚丽色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诗《百鸟衣》、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在全国形成影响,不仅将壮族文学带进中国文坛,也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迷人风采。取材于广西民歌海洋的美丽传说“刘三姐”,在全区掀起群众性的演出高潮,进而编排成为歌舞剧《刘三姐》数次进京演出,在此基础上孕育的经典电影《刘三姐》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几乎有华人处就有“刘三姐”。

  改革开放后,广西文艺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广西精心组织实施培养文学桂军、建设戏剧强区、影视进军全国、振兴八桂歌海、培育漓江画派等五大工程,取得累累硕果:

  文学桂军群体抢滩中国文坛,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被雨淋湿的河》先后摘取鲁迅文学奖,涌现了享誉全国的“广西三剑客”“广西后三剑客”;

  根植悠久灿烂的戏剧历史,广西舞台艺术精品《白莲》《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碧海丝路》《七步吟》《天上的恋曲》登上全国舞台;

  广西电影制片厂在中国电影史上谱写了“首创中国探索片”和“养育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华彩篇章,《一个和八个》《黄土地》成为经典,《黄土地》《一个和八个》《血战台儿庄》《周恩来》入列中国电影百年100部精品;

  从“歌海”中踏浪而来的歌曲《老王》《三月三 九月九》《壮乡社戏》《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壮族大歌》《太阳与星星》《人民公仆》,声声有情,将广西“尼的呀”的清新热情,传播到四方;

  以闻名天下的漓江命名的“漓江画派”,在当代国内的地方画派中声名鹊起,2016年的“美丽南方·广西——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界引发“广西现象”。

  特别是近10年来,广西文艺以绚丽大胆的运笔用色,在中国文化版图中渲染出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景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全中国在直冲云霄的歌声“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知道了南宁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成就了一部前所未有的“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的中国式山水狂想;“广西文化舟”活动在京城将“来自刘三姐家乡的文化报告”演绎得浪漫、张扬而繁盛。

  广西屡次创造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奇迹。积淀千年、底蕴丰厚的广西民族文化迸发出新的光辉。少数人会唱的歌,大家会唱了;少数人的传说,众人知道了;少数人的“歌仙”,成为全世界的“刘三姐”——广西民族文化打破地域、空间、民族、文化、阶层等限制,从古老走向现代,从传统走向开放,从田野阡陌走进国际视野,从自娱自乐走向世界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的通知》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回应时代呼唤、人民期盼。

  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民族文化血脉中寻找优秀基因,用现代艺术手法挖掘广西元素——电影《黄大年》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电影《夜莺》收获世界关注目光;舞台艺术《赤子丹心》《花山》《桂花雨》《冯子材》《山歌好比春江水》《侗》《百鸟衣》唱不尽桂风壮韵;《海上新丝路》《沧海丝路》《北部湾人家》等影视作品演绎伟大战略构想下的广西精彩表达;文学、舞蹈、美术、音乐、曲艺、杂技等屡获国家级奖项;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杂志《南方文坛》等文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增强。

  传扬中国精神、广西精神之崇高,书写中国故事、广西故事之壮美,呈现中国气派、广西风格鲜活之美,广西文艺必须担当作为,也必将更有可为。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6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