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方兴未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方兴未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08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关注第四届中阿博览会】

  作者:孙德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日前在宁夏银川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博览会致贺信指出,近年来,中阿双方顺应时代潮流和各自发展需要,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阿两大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友好合作历久弥新。从1956年到1990年,中国与全部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阿合作不断升级。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10年,中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4年,中阿启动共建“一带一路”;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

  中阿合作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截至2019年,中国已同阿尔及利亚、埃及、沙特、阿联酋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卡塔尔、约旦、伊拉克、摩洛哥、苏丹、吉布提、阿曼、科威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海合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中阿高层互访频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整体外交稳步推进,包括部长级会议、高官会、高官级战略对话会、政党对话会、中阿博览会、企业家大会、能源合作大会、文明对话研讨会、艺术节、友好大会、北斗论坛、新闻合作论坛、农业论坛、妇女论坛、城市论坛等。

  中阿政治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国在国际多边舞台坚定维护阿拉伯国家权益,积极参与在阿拉伯世界的维和、扫雷和护航行动。阿方在涉及台湾、新疆、西藏、人权、南海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不久前,十几个阿拉伯国家驻日内瓦大使联名致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和人权高专,支持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阿拉伯国家处于“一带一路”的节点,中国成为阿拉伯国家工业化的助推者,“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卡塔尔、巴林的“2030愿景”、埃及的“经济振兴计划”、摩洛哥的“2014-2020工业振兴计划”等战略目标高度契合。目前已有18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5个阿拉伯国家加入亚投行,阿拉伯国家“向东看”趋势加快。中国是阿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10个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大石油进口来源地,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37%。2018年,中阿贸易额2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新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

  中阿高科技合作成为“新边疆”。中国提出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新格局。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清洁能源培训中心和技术转移分中心正助力中阿科技合作。中阿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升级,太阳能、风能、水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已与沙特、埃及、阿联酋等签订核能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中国成功发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并于2018年在轨交付;沙特月球探测仪搭乘嫦娥四号“鹊桥”升入太空;首个北斗海外中心落地突尼斯。2019年,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宣布将使用华为设备建设5G。以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中阿空中、网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兴未艾。

  民心相通是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拉伯国家纷纷伸出援手,沙特和阿联酋分别向灾区捐款5000万美元,阿曼在四川广元建设“阿曼援建村”,沙特还提供1000万美元物资援助、追赠1460套活动板房等。中国也向阿拉伯人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向联合国在索马里维和提供1亿美元援助,向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国难民提供6亿元人道主义援助。中阿人文交流也精彩纷呈。近年来,双方已举办7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4届阿拉伯艺术节和3届中国艺术节;中阿文化部长论坛、中阿城市论坛、中国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青年大使”项目等成为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机制。

  疾风知劲草。过去10年里,阿拉伯世界历经转型与变革,中阿关系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断升级。中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方面始终相互支持。中国愿意与阿拉伯兄弟分享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对口支援、减贫脱贫、防沙治沙等治国理政经验,也愿意学习对方包括自贸区建设在内的先进经验。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8日 08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