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蓝的心,是炽热的红
——写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 李丹阳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上,福建省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三坊七巷中队的7名指战员有幸承担护卫任务,在人民大会堂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刘兴宇就是七人之一。
一年来,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竭诚履行职责使命,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蹄疾步稳完成机构改革。
2019年元旦,三坊七巷中队在换装授衔后首次执行升国旗任务。褪下“橄榄绿”,换上“火焰蓝”,14名队员护卫着国旗崭新亮相。6时48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旗手将国旗升起,他们再次见证历史。
忠诚延续,光荣传承
一年里,云南省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玉龙大队大队长史俊涛的习惯没什么改变。当兵19年,他现在依然站军姿、敬军礼、保持军人作风,并以依然赤诚的目光印证自己常对队里其他指战员说的话:曾经是一名军人,就永远是军人本色。
不管身份怎么变,史俊涛都要求自己和队员还像在部队里一样训练,保持消防人的体魄。两个月前,史俊涛为参加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队伍首届“火焰蓝”专业技能尖子比武,在昆明集中备战39天。38岁的他和20出头的小伙子们一起摸爬滚打,并最终获得野外山地负重8公里行军比武大队级第一名。
不只史俊涛所在的玉龙大队,转隶一年来,整个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都依然按照纪律部队的标准管理和要求,消防指战员们坚持24小时驻勤备战,并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
纪律延续,消防队伍的历史与光荣也在传承。
云南腾冲森林消防中队于1997年12月18日建队,主要担负中缅边境一线、高黎贡山和腾冲市660万亩森林资源的守护任务。这是一支满载荣耀的队伍,1999年,在历时66个昼夜的中缅边境森林火灾扑救中,腾冲森林消防中队“一战成名”。
一班班长陈建犹记得刚到中队的那天。“入队仪式”在这支队伍延续多年,每个新兵一进大门,先参观院子里古老且珍贵的茶花树和紫薇树,瞻仰来凤山上的抗战遗址,再到荣誉室里看一块块奖牌,到陈列室里了解以后要常用到的“中队三宝”——一帖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内容的“极边小字帖”,一本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一本内页空白、需要队员自己补充的日记本《我有我观点》。
中队的沉淀是陈建成长中的财富。几年来,他从《大众哲学》起步,广泛涉猎理论、文学作品,并通过日记和饭前小演讲完成从吸收到反馈的转化。在日常训练和执行防火灭火任务之余,精神上的充沛让陈建能永葆投身消防救援事业的热情。队伍改制后,他用哲学的概念勉励自己,不管身在何处,都要抓住对党和人民忠诚这个主要矛盾。
整装出发,重任千钧
4月的一天,一名小朋友来到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古城中队。他在门口放下一袋东西,向站岗的消防员深深鞠了一躬,随后转身离开。站岗的队员提着东西找到了中队长杨名,打开一看,竟然是一袋子零食,每袋零食上都贴着便笺,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消防员叔叔辛苦了”等祝福的话,有的还夹杂拼音和错别字。小朋友的心意很快传遍了整个中队。一时间谁都没舍得吃,而是把这些零食规规整整地摆在桌上,拍照留下纪念。
这样的例子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今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消防员牺牲在火场。这场火灾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打火“逆行者”这份职业触动。杨名坦言,群众的这份惦念,是支持他们冲锋在前的动力。
沉甸甸的不只是群众的期盼,还有肩上的责任。转制后,中队的任务从单纯的防火灭火,转向了综合性应急救援。今年5月下旬以来,云南丽江旱情严重。根据丽江市应急管理局的安排,古城中队担负起了几个村的送水任务。每天清晨开始,两个班的队员出动,一趟趟地从自来水厂拉满8吨水,逐一送到断水的村子,直到天黑。到了车子无法前进的山路时,杨名要和队员们一桶一桶扛上去。
两个月的奔波让杨名十分疲惫。但他忘不了家里断水的群众见了他们这身“火焰蓝”,眼中生出希望的样子。他告诉自己必须扛起这份责任,因为要对得起群众的眼神。
一年以来,随着消防队伍改革蹄疾步稳地推进,近20万名消防官兵已经完成了身份转改、职级套改和授衔换装,并首次招录了1.4万余名新消防员,目前已经进入入职培训阶段。
4月,李建的生活也迎来改变。2015年,李建曾是福建省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队武夷山大队的一名消防员,后因南平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士转改名额有限,李建离开单位,回到家乡福建建阳成为一名缉毒社会工作者。
4年来,回归朝九晚五生活的李建收起了自己的消防梦,直到今年初,武夷山大队消防员招录工作启动。在手机上看到招录信息时,李建瞬间一切都不顾了,当下便作出报名的决定。
全新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全新的消防指战员身份,以及李建全新的职业生涯起点。几天前,李建的儿子出世了。这位新手爸爸想抓紧一切训练机会提高自己,因为他希望当自己的孩子未来提起自己时,能够骄傲地说出:“我的爸爸是个消防英雄。”
使命召唤,再踏征程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年来,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等定位,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着力从救援理念、职能、能力、装备、方式、机制等6个方面推动队伍转型升级。
2015年4月1日,有着34年从警经历的王文生被任命为福建省消防总队总队长。仅5天后,福建古雷就发生了PX项目爆燃事故。这场处置难度极大、危险性极高的大火让王文生多年的经验和知识储备都受到了挑战。复燃、扑灭、复燃……惊心动魄的56个小时后,着火罐体的明火终于全部扑灭。
亲历过重大考验的王文生明白,从面向单一灾种转向“全灾种”“大应急”,不仅是落实中央的新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选择。
为尽快转型为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福建消防救援总队分类组建了59支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地震、水域、山岳等灾害救援专业队,包括4个石化特勤大队;配备了多套进口远程供水系统、穿刺臂消防车以及灭火机器人等“高精尖”车辆装备。
今年45岁的钟伟元是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的一名二级消防长,作为大队特种车驾驶员兼操作员,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这些高精尖设备的操作,且常常需要在实战救援中充当实操第一人。
挑战新难度的压力是巨大的,即使再高端的设备,也要仰仗驾驶员的临场判断和操作手感。例如在高层建筑救援中,钟伟元常独自驾驶国内保有量极低的90米登高平台车升到高空,操作稍有偏差便引起剧烈晃动,引发被营救者的二次恐慌。钟伟元往往紧张得浑身冷汗,但表面上他一脸轻松,并不断跟被营救者搭话:“别往下看,相信我。”
技术在迭代,知识和理念也亟须更新。队里不少人和钟伟元一样感到了本领恐慌,他们只有投入到更综合的训练中,学习地震坍塌救援、高空山岳救援、危险化学品救援和水域救援。
训练的成效是显著的。2019年年初“2·16”福州仓山叶厦工业园民房倒塌事故中,福州特勤大队不仅在16小时内成功搜救17名被困群众,还做好了不少细节:对受伤的被困群众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抬出长期受困的群众时为其戴上眼罩,以防他们在被救出的瞬间被刺眼的光线灼伤……
200公里外的武夷山,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队武夷山大队五中队队长刘广明刚刚参与了一次高难度的山岳救援演练。
蜿蜒回环的九曲溪,每天有几千名游客乘竹筏游览。这天,模拟演练中的一名“游客”乘坐竹筏时私自上岸走失,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迅速出动3个分队搜救。在派出的无人机发现疑似目标后,很快,从下游往上搜寻的第二分队在一曲水观岩左下方确认了走失后受伤的“游客”。
这次演练的难度设置得极高。需要救援队员从10米高的峭壁上索滑降至岸边,简单包扎后利用担架将伤员挂在绳索上,一米一米地护送到山顶,再向数十米开外的对岸横渡转移伤员。
演练的指挥者之一刘广明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队员的每个动作。山岳救援是武夷山大队今年新增开的训练科目之一。这个全新的科目,从3月份开设,经过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体能基础训练两个阶段,到7月份开始进行一月一至两次的实地演练。为了今天这次演练,他和团队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不下10次的反复推演。
而刘广明最记挂每个队员的安全。这群20岁左右的小伙子对转制以来开展的新训练热情普遍很高,热爱迎接挑战。刘广明则在他们跃跃欲试的时候冷静地一再嘱咐:检查绳索,确认锁扣。
随着“伤员”被成功护送到对岸,演习圆满成功。不少乘竹筏路过的乘客拿手机拍下了消防指战员横渡九曲溪的惊险瞬间,送出由衷的褒赞。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任务不断更新,成绩也不断续写。一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完成了120多万起应急救援任务,营救疏散66万多名遇险群众。
向着新征程再出发,他们已做好准备。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