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2-14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有心” 做个凡人英雄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都说时势造英雄。倘若当真拥有一个小小的英雄梦想,哪怕只是普通人,其实也有机会做一回“凡人英雄”,那就是在这个当下,就在这片热土。

  “经过两天的紧急协调,前天下午,我们的志愿者从仙桃市通达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以计划价采购了22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下一步,我们将和湖北省警察协会协调其中20万只的捐助去向,并尽快发到基层完成捐赠;另外2万只将捐赠到相关社区百姓手中。”赵起说。

  赵起是武汉数字创意与游戏协会秘书长,一个小公司的老板,他本身并非专门做慈善,这两天却为了武汉——这座他深爱的城市四处奔走,做起物资捐赠调配的慈善工作。

  一座城市陷入困境,自有一众豪杰自告奋勇。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2月1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时,防护人员为车辆消毒。新华社发(范显海摄)

  医务工作者、社区基层工作人员、记者、环卫工人、警察……这些冒着极大风险奋斗在一线的人的努力和奉献,人民群众都看得到。“一线太辛苦了,看着他们这么‘遭孽’(武汉话‘受罪’之意),真是有些于心不忍。”楚新传媒创始人李玉申说。

  “作为本次疫情的风暴中心,湖北承担的防控和治安任务非常艰巨。在守护百姓家园的工作中,湖北数万基层民警功不可没。如何保证他们的物资?”这是赵起的心中所急。

  “前几天我们就在想,我们能为这些城市的最美逆行者做点什么?虽然能力有限,但还是要发挥我们的光和热。为坚守在街道、社区的一线民警定向捐助防护口罩。”虎投财经联合创始人张腾军说。

  就这样,几个原本都有各自职业的小伙伴,因为同样的一片热心走到了一起。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一名治愈患者从车窗伸出大拇指向医疗队队员致意。新华社发(范显海摄)

  “疫情这么严重,我们没法袖手旁观,所以想一起商量着想做点事。于是就一起攒了这个公益行动。大家整合一下各自的资源,总能发挥些作用。后来就一起起了个名字,叫‘有心’。”湖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梅钦鹏坦言。

  但凡有点公心和热血的人,在这个时刻都无法坐看闲云。“有心”不是无心的插柳,而是“有心”的有为。老梅是“有心”的发起人,赵起、李玉申、张腾军等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一二十人共同谋划,共行善举。

  “昨天,我们还向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捐赠了蔬菜1吨,医用酒精25升,84消毒液25升,口罩500个,用于河南省派驻湖北省武汉市医疗救护人员后勤生活保障。向洪山区人力资源局捐赠酒精25升,另外向板桥、金域天下等社区捐赠了医用酒精40升,护目镜8个,手套、口罩各一盒。”李玉申自豪地说。

  说易行难。做公益不能只靠好心,还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这些日子,很多小伙伴都是一早出发,凌晨回家。下午还发生了惊险一幕:有小伙伴在运货路上车子不慎撞到防护栏,所幸人很安全。”李玉申说。

  疫情无情,人却有情。“我们发起的有心公益救助活动,到今天也启动15天了。半个月来,我们的志愿者‘逆行’在三镇的社区、福利院和医院等地,也通过另一种方式看到了同样为这座城市勇敢‘逆行’的同路人。”张腾军说。

  “我们不知道武汉的疫情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这场爱心接力会有多少人参与,我们能做的只有一点:尽我们所能,帮武汉的一些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梅钦鹏坚定地说。

  果真,倘若有心,柳暗花明。

  (光明日报武汉2月13日电 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李盛明、晋浩天、章正、张锐、卢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女子骑行队在完成交通管理任务的同时,通过沿街宣传、拍摄防疫知识短视频等方式,发挥力量。图为2月13日,该队队员将宣传牌挂在摩托车上,准备上街宣传。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有他们在,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光明日报武汉2月13日电(记者晋浩天、刘小兵)自2月4日接收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以来,火神山医院已收治超过1000名患者。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的科学精准救治和悉心细致照顾下,2月13日下午,武汉火神山医院首批7名治愈患者出院。

  首批出院的7名患者为3名女性和4名男性,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33岁。2月4日转入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时,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干咳症状,都是被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经过医院近10天的精心救治,7名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为阴性。为进一步确认治疗效果,医院还为他们进行了CT影像复查,结果显示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经专家集中评估,7名患者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确定治愈。下午4时许,7名出院患者依次走出感染七科一病区,医护人员为他们送上鲜花和祝福,出院后,他们还将接受居家医疗观察。“感谢解放军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住院这些天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有他们在,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名出院患者激动地说。

  为提高诊治质量,火神山医院专门成立医疗和感控专家组,并针对患者病情实施个体化诊治,综合开展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四位一体的诊疗模式。目前,医院正不断加大对重症患者的收治力度,除两个重症医学科收治外,普通科室也开始适量收治病情较重的患者。同时,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医院在各科室适当增加床位,组建新的综合科、增设新病区,最大限度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妈妈,等我长大了和你一起去打败病毒”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

  2月12日中午,湖北抗疫战场激战正酣,云南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355名医务人员迅速集结增援湖北咸宁。在昆明长水机场安检门前,医疗队员们提着行李一个个消失在门口,口罩后面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这时,一个让人泪奔的举动突然发生在记者面前……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李锐在昆明机场准备随队出发。张勇摄/光明图片

  一个穿蓝色外衣、齐耳短发的年轻女队员在安检门前突然转身,扑到旁边一位老大娘的怀里,与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拥抱,又匆匆与身旁的丈夫和其他亲人拥抱惜别,来不及说一句话,便匆匆走进了安检门。亲人们目送着她,不停地擦拭眼角的泪水。她的丈夫走到人群背后,手捂住脸哽咽不语。

  这位女队员是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护士李锐,为她送行的是她的丈夫宁功耀和姨妈一家。在机场停机坪的出征仪式上,记者在一排蓝衣医疗队员中找到了李锐。说起为什么要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李锐向记者讲述了她和儿子的故事。

  春节期间,李锐和云南40万医务工作者一起坚守工作岗位,5岁的儿子宁昱宸回到昭通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过年。大年初二,李锐和儿子视频通话时,宁昱宸有些焦急地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去武汉啊?”

  “你希望我去武汉吗?”李锐问孩子。

  “妈妈,你不是说病毒最怕你们医生吗,你快去武汉吧,你去了病毒就会被消灭了!”宁昱宸认真地说。

  李锐说,在孩子心中,妈妈是奥特曼,是超级英雄,可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党员,还没有任何行动,很惭愧。

  于是在大年初三,李锐立马写下一份去湖北抗疫前线的请战书,按上红手印,郑重交给了自己所在的医院。现在终于不辜负孩子的期盼,成为云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光荣一员,李锐希望自己能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12日清晨出发前,李锐与孩子视频告别,宁昱宸大声说:“妈妈,不怕,如果你去了病毒还没有被打败,等我长大了可以当奥特曼的时候,再和你一起去打败它!”

  孩子天真无邪的声音一直激荡在李锐的心里。和队友们登机前,李锐告诉记者,她想对幼小的孩子说:“有了这么多负重前行的超级英雄,不用等到你长大,就可以消灭病毒,战胜疫情,祖国大地重回春暖花开,每一个人都健康平安!”

爱 让他们义无反顾

  2月13日,经过两个多星期治疗,国内确诊的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儿达到出院标准,康复出院。图为在武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抱着患儿准备出院。新华社发(武汉儿童医院供图)

  【一线抗疫群英谱】    

  “护士长,请返回清洁区!”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通讯员 邹争春   

  “××床情绪不好,需心理疏导;××床总是玩手机,劝她下地活动……”2月11日凌晨1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感染一科一病区护士长赵孝英习惯性地掏出小本记录下次上班要注意的内容。此时,她一天的战斗才算圆满结束。

  1月24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护士长赵孝英早早来到科室,听说武汉疫情告急,她立即向组织提出请战要求。下午4点,走在回家路上的赵孝英接到立即到单位集结的电话。

  1月26日下午,随医疗队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赵孝英即进入红区(污染区)开始工作,1个、2个、3个……不断有患者被送入病房。她和战友们监测体温、记录治疗、和病人沟通……“赵护士长,你在红区已经4小时了,请返回清洁区。”赵孝英接到了第一次通知。看着患者渴望的眼神,赵孝英选择了继续战斗。她说:“我是老兵,抗击过埃搏拉病毒,有经验。”

  “赵护士长,5个小时了,马上返回清洁区!”这是第二次通知。“还有几个病人,很快就结束。”赵孝英挂了电话,继续战斗。“赵护士长,6个小时了,口罩和防护服的有效期是7个小时。”这一次,赵孝英服从了,因为护理组已完成了当班所有病人的护理工作。

  红区、黄区(半污染区),赵孝英奔波于两边,联系着病人和医生。“我呼吸难受,这都解决不了,还治个什么!”陈老先生是一名高龄重症病人,有很严重的基础疾病,入院后情绪十分烦躁。赵孝英和战友一边疏通他的心结,一边及时把情况向专家反映。

  心态平和了许多的陈老先生,配合用药后,氧饱和度从93%上升至96%,呼吸困难也得到缓解,有什么需求也愿意跟赵孝英说了。“我想吃稀饭,干饭咽不下去。”赵孝英为他联系来稀饭。“饭又不够吃了。”赵孝英又联系加大饭量。对陈老先生提出的要求,赵孝英总是努力去满足。

  “和解放军在一起,不孤独不焦虑。解放军是最温暖的陪伴。”慢慢地,陈老先生像变了个人似的,称赞医疗队员的话不断从他口中说出。

  “接诊的首例患者出院了”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好消息!我们接诊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昨天治愈出院了!”

  2月12日,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穆清爽在电话里兴奋地说。

  穆清爽介绍,这位患者情况特殊,是一名孕周30周的孕妇。她1月29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1月31日被收治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产科。“孕妇治疗的难点在药物选择,既要控制病情,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对腹中胎儿的影响。”穆清爽说。为此,这位从事呼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内科化疗及其他呼吸系统常见病诊治的医生,主动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袁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魏敏带领的团队多次会诊讨论,最终选择了对孕妇副作用最小的抗病毒药,同时密切观察呼吸系统症状,在护理上加大频次监测孕妇体温及胎儿胎心等方法,加大对患者的治疗力度。

  2月11日,经过12天的治疗,复查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患者达到国家最新诊疗方案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痊愈出院。

  有了第一例治疗出院的经验,对穆清爽与战友们是极大的信心提振。她兴奋地说:“有了第一位患者痊愈出院,就会有第二位、第三位……”

  自1月28日出征武汉后,穆清爽与战友们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工作。这里基本上都是重症患者,医生两班倒的压力考验着她。她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又是从事呼吸临床多年的医生,这个时候不能犹豫,更不能退缩,必须冲到一线来。当医院发出号召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就想着让自己多年的所学派上用场。真实地说,现在在这里工作的医务人员都很疲惫,看到这些患者也很心疼。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

  她的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线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纪清钊    

  2月7日凌晨,南京市中医院新冠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副院长徐辉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18天后,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1岁。

  1月20日,徐辉被任命为市中医院新冠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防治工作小组组长,接到任务后,她就积极着手各项调度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发热门诊遇到的疑难病例哪些需要留院观察,住院病人出现发热怎么办,医护人员如何防护?一个又一个问题等着徐辉拍板。“她不是在参加各种会议,就是在急诊、门诊一线巡查。”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赵国梁说。

  从参加会议到安排具体工作,从制定防控方案到组建医疗专家队伍,从设置隔离病房到筹集防控物资,18天来,徐辉的身影出现在抗疫一线的每一处,始终处于24小时在线的待命状态。南京市中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谢发仁回忆,一天夜里11点多,医院突然接到了一个特殊病例,他和徐辉一直沟通到深夜2点,才妥善处理完。

  连续18天的超负荷运转让徐辉“累到极限”。2月6日中午,得知徐辉左下肢接连几天胀痛,普外科同事唐暮白建议她赶紧做B超检查一下。但那天下午,忙碌的徐辉根本没有抽出时间。晚上,在与医务处主任高飞通完最后一个电话后,徐辉在家中倒下再也没能醒过来。

  徐辉的离去让无数人悲痛叹息,也激励着更多人投入疫情阻击战中。“相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这一天一定会很快到来。”徐辉的同事们坚信。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4日 04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