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新闻随笔】
作者:王石川(媒体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日前接受采访,谈及初到武汉的年轻人受到疫情冲击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们在武汉的人脉资源比我们少得多,他们还没有享受这座城市给予他们的便利,就遇到了这样的灾难,很容易乱了方寸。”
疫情裹挟之下,几乎人人受到波及,而对于那些困难群体来说,抗风险能力不强,日子更不好过,很容易乱了方寸,产生无助感和无力感。比如,孤寡老人怎么办?低保户怎么办?上有老下有小却没有多少“存粮”的低收入者怎么办?失去工作断了“收成”的打工者怎么办?
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而那些困难群体恐怕也处于最吃劲的时候,他们还能撑多久?还能熬到哪一步?亟须全社会关注。
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妨走门串户,实地看一看困难群体的生活怎么样,菜篮子有没有菜、米袋子有没有米?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要力所能及地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帮他们渡过难关。
疫情让一些企业陷入停摆,也影响了社会正常运行,但老百姓的生活不能停摆,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更需得到保障。一旦停摆,他们就会陷入困境之中,对未来的信心也随之摧毁。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唯一的事,就是把这一切都扛下来。”一个“扛”字,充满力量,我们这些人较有生活保障,在扛起自身生活的同时,也要帮助困难群体扛起来。重要的是,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出手,查漏补缺,帮困难群体扛起来。
扶危济困,重在立行。为此,就要通过更有人文关怀的制度安排,真正实现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让困难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当困难群体都能在疫情来袭时获得良好安置,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