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之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之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3-31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郑万国(湖北钟祥市教育局局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更是消除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做法。

  近些年来,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基层教育面临着深层次问题和困境,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均衡”和“一个不均衡”。“一个均衡”是硬件设施逐步趋于均衡。“一个不均衡”是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

  当前,农村学校生源不断萎缩、城区学校大班额还没有彻底解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城市挤、农村空”的现实问题,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不难发现,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并不弱,真正弱的是教师,师资队伍的不均衡导致了“教师流失——学生流失——教师流失”恶性循环。

  聚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重大目标任务,农村教育是关键,师资薄弱是短板。农村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必须紧盯师资问题,努力补齐师资短板,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步伐,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实现持久稳定脱贫。

  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目前,师范类高校逐渐向综合类大学转型,单一的师范院校数量逐渐减少,师范专业不断压缩,师范生培养规模不断紧缩。建议加大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建设和师范生培养力度,从录取分数、录取专业及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从招考层面,探索灵活多样准入机制,通过省考、市考、招硕引博和免费师范生等多种途径招录大学毕业生,对师范生和知名院校优秀毕业生简化录用程序,对有意向从事农村教育、担任紧缺学科教师或男性应聘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严格农村教师流动审批制度,尽量保持教师结构的稳定性。

  扩大资源共享办学规模。强化区域办学联合体模式:同一区域内,一所资源优质学校和另外一所或几所薄弱学校组成办学联合体,互派教师开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薄弱学校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优质学校送去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由一所镇直中小学牵头几所师资力量薄弱的村小,统一调配师资,促进学校间的互联互通,资源上的共建共享,学校间密切联系,频繁互动,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做实城乡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模式,由城区学校组建全学科支教团队下乡支教,扩大支教覆盖面,解决部分农村学校科任教师不足、专业教师短缺等问题,延长支教周期,确保教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举办教育系统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加大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举办专业学科教师培训班,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体、音、美专业培训,提高专业学科教学能力。组织农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提升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鼓励农村教师充分利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线上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用教学手段的创新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

  增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夯实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基础,锻造业务水平扎实、教学艺术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

  激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对考入农村和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政策上多倾斜,事业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尽量减少流失现象。用待遇激励,落实好并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政策性工资待遇和津补贴福利保障,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住房、家庭、交通等生活困难;用事业激励,对农村教师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和评先表模上优先考虑,在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岗位聘用上重点考虑,真正让农村教师有待遇有地位,从而吸引农村教师安心从教、鼓励城区教师下乡任教。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31日 14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