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代表委员履职记】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
让百姓家门口的好医生越来越多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有很多病人在就诊时告诉我,想要挂我的号,却一直挂不到。等挂到号了,有的病情发生变化了,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从医40余年,吴德沛经历了太多这样的痛心时刻。在他看来,很多危重病人都是可以通过早诊断、早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然而,基层医疗存在服务能力不强、政策配套不完善、群众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基层医疗资源空置,大医院医疗资源紧缺,病人看病难、看病贵。
2019年两会期间,吴德沛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主要是人才队伍不强。吴德沛在调研中发现,首先是“招录难”。2009年至2017年,全国74.9%的新增卫生技术人员流向医院,仅19.5%流向基层,占比持续下降,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尤为突出。其次是流动性大。基层医疗单位“高学历、高水平、高年资”人群流失严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累计招录“大学生村医”和“驻村护士”224 人,近年来已离岗87人,培养难,留人更难。最后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江苏为例,全省基层在岗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17.12%、大专学历占36.41%,高级职称占4.57%、中级职称占22.41%,基层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低于行业均值。
吴德沛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卫生人员的待遇,把基层卫生人员的数量扩充起来、水平提高。同时,要做到上下联动,基层医生、家庭医生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建立互动机制,最终提高基层患者就诊率,轻留重转。另外,对慢性病及康复期患者,要提高基层随诊率。他建议,将基层卫生人员基本技能培训纳入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管理;建立分区域、分层次紧密型医联体,加强上派进修和下派驻点,促进卫生人才双向流动;建立重点帮扶制度,鼓励名医下基层,推动新技术发展。
吴德沛投入大量精力,把医学发展的新进展、新技术向基层推广。作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他改变开会模式,将医学会议多次放在基层开;协助淮安、靖江等地的二级医院成立血液病诊疗中心。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每个季度都派出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前往新疆克州人民医院进行定期对口帮扶。在吴德沛和其团队努力下,克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从无到有”,床位增加到20张,提升了克州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2019年5月24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批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一支临床研究领域的“国家队”。吴德沛表示,中心正与60家单位形成协同研究网络,采用“三级平台网络”构架,其中包括协同创新核心单位以及协同创新合作单位,覆盖全国范围内血液系统疾病的优势专科、协同创新,共同提升我国血液病服务能力。
“您的提案我们落实得非常好,是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中最大的亮点。”江苏省卫健委于2020年初给吴德沛发来提案反馈信息。“截至2019年年底,江苏省已有4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487个基层特色科室,涵盖30多个常见病领域。”吴德沛介绍,江苏全省基层卫生人员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了1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2.6%。全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达68.4%,较两年前提高4.4个百分点。“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同质的医疗资源,是我们不断前进探索的动力。”吴德沛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