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教育探索】
作者:安黎哲(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2020年吹响了中国脱贫攻坚总攻的冲锋号,教育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更加持久的作用。中国高校汇聚了大量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应该尽锐而出,勇做打赢教育脱贫攻坚、防止返贫返困的中坚力量。
光明图片
加大教育投入是重要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脱贫攻坚的保障。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高于4%,这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底气来源,也是中国教育扶贫的力量源泉。
2018年,首批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人。各高校通过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北京林业大学在定点帮扶内蒙古科右前旗中先后投入资金超过249万元,设立28个科技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合阳县联手实施“三团一队”,实施项目帮扶52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兰州大学实施帮扶项目30余项,10多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华中农业大学探索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组建29支教授团队,培育10个优质特色产业,2018年产业总产值达15.62亿元,其中规模过亿元产业5个。贵州大学聚焦全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聚力打好科技扶贫和校农结合组合拳,推进“博士村长”计划,辐射带动10万余农户脱贫致富,累计新增农业产值近71亿元,辐射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和20个极贫乡(镇)。
融入科教元素扶贫是关键长效之举
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在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生态景观等方面具备潜在的优势条件,但由于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等原因,未能将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教育扶贫的基础是扶教育之贫,但更为关键的是依靠教育开展扶贫,将高校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先进前沿的科教创新元素融入脱贫攻坚实践,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扶贫工作中。
近年来,全国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持续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在深度了解当地资源禀赋基础上,推进高校优势学科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服务与贫困地区的有效对接,因地制宜开展田园综合体、科技小院、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特色养殖、生态种植、康养旅游、医疗疗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通过拓宽思路、提升技术、升级产业,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儿明显增强。
高校在定点帮扶中找准难点、发现痛点、寻找亮点,打造全产业链帮扶,围绕产业长期发展做足“绣花功夫”,提升“造血功能”,以科技力量、人才服务助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既检验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更把脱贫攻坚战场变成了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发挥教育先导作用是长效之基
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潜力的发挥、经济运行的优质高效起着导向作用。脱贫攻坚越是到收官阶段,越是要深化对教育先导引领作用的认识,率先探索扶贫工作脱贫不返贫、从短期向长效、从治标向治本、从摘帽向振兴转变的可行路径。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总攻战已经打响,高校应当把教育扶贫的潜力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把教育的先导引领作用进一步展示出来,一手抓未摘帽深度贫困地区的“攻城拔寨”、全面收官,一手抓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创新发展,研究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和连续,把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更加精准地转向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建立长效机制上,将扶贫开发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8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