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曲延春(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济南与湘西确立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后,两地携手聚力共战贫困,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脱贫之路。要坚决打赢湘西脱贫攻坚战,还需要在帮扶的过程中进一步因地制宜、对接需求,聚焦精准帮扶,实现精准发力。只有精准帮扶、精准发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圆满完成扶贫协作任务,共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关注湘西脱贫需求。聚焦精准帮扶,不仅要把“济南所能、湘西所有”结合起来,更要把“济南所帮、湘西所需”结合起来,充分了解湘西在产业、科技、项目、教育、医疗等方面有哪些需求,湘西不同县市区、不同乡镇甚至不同村户脱贫各有哪些需求。只有关注湘西脱贫的“需求侧”,济南市帮扶的“供给侧”才能更加精准。因而,济南应以湘西脱贫所需来安排各项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对接。对湘西不同地域贫困原因进行精准识别,充分认识湘西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农村贫困状况,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以产业协作作为关键抓手。产业发展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长久之计,如果缺乏产业支撑,贫困地区不可能实现真正脱贫。应继续把产业协作作为关键抓手,在抓好现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着眼因地制宜、突出帮扶实效,找准优势互补的结合点。同时,充分发挥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的作用,强化投资推动、基地带动、旅游拉动,充分发挥济南市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医药、旅游等方面的产业优势,重点关注湘西州农业现代化、旅游资源整合升级等领域发展。就业扶贫车间、济南阳光大姐落地湘西以及“济南万人游湘西”活动等,都是济南与湘西产业协作、实现精准帮扶的具体体现。此外,还要深化消费领域合作,做大做优湘西特色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全面推动人员互动。首先,进一步加强济南与湘西两地干部的交流。人才交流是湘西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要继续发扬互派干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济南市所派干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知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湘西州所派干部应积极主动学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做法,促进两地干部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还应推动两地医生、教师、农技等专业技术人才学习交流,提升湘西专业技术水平。其次,要着眼于增加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如济南市槐荫区组织槐荫区九职专等职业院校与湘西州花垣县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协作,特别是对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安排到槐荫区就业,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最后,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是着眼长远发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升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湘西州干部的培训,为湘西州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全方位实现精准对接。聚焦精准帮扶,济南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力优势、产业优势,在完善济南市与湘西州结对关系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济南市各县区与湘西州各县区精准对接。在这方面,济南市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历下区助推永顺县莓茶产销、章丘区壮大泸溪县辣椒产业、市中区支持龙山县羊肚菌产业等。此外,还应积极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之间结对帮扶,实现精准对接在纵向组织层级上的全覆盖;大力动员济南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湘西扶贫工作,从而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精准帮扶的合力。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