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战歌嘹亮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故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战歌嘹亮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故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0-22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葛逊 咏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曾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多世纪的战歌,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又一次带我们回到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70年前,共和国刚刚成立,中华大地百废待举,帝国主义的屠刀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数万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年轻的共和国面临严峻的考验,风尘仆仆的人民军队受到新的挑战。

战歌嘹亮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故事

跨过鸭绿江  吴云华/绘

  1950年10月8日,经过慎重考虑,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决策。彭德怀受命挂帅,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煤油灯下酝酿的“出征誓词”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一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师,奉命第一批入朝作战。在开赴前线前夕,部队层层召开誓师大会,就在召开誓师大会前夜,炮兵一师第二十六团五连指导员麻扶摇负责起草全连的出征誓词。

  麻扶摇清晰地记得,在连队的誓师会上,好多战士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语句,有的高呼“横渡鸭绿江”的口号,所有的发言都提到“打败美帝野心狼”的誓词。身为指导员的他把战友们的铿锵誓言都记录在小本子上。当晚,在昏暗的蜡油灯下,麻扶摇挥笔赶写战前发言稿。动笔之前,思来想去,他总觉得只写“服从指挥,严守纪律,不怕牺牲,敢打胜仗”似乎还不够劲,应该一上场就有几句响亮的誓词,才能把指战员的战斗激情更好地表达出来。于是,战士们发言时喊出的那些激动人心的词句便从脑海中蹦了出来。对,就用战士们的战斗口号,来表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英雄气概!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思路开阔,笔墨酣畅,写下了读起来十分有力的出征誓词。多年后,麻扶摇回忆说,写完这几句诗,如释重负,钻进被窝,很快就睡着了。

  这几句出征誓词,是一首小诗: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的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

  写完这首诗后,麻扶摇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满足感。麻扶摇后来说:“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只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指战员们出征前昂扬的斗志,使他产生了写作的激情和冲动。

  第二天,在动员大会上,麻扶摇挥动着拳头,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首自己创编的诗,赢得了战友们热烈的掌声。会后,他的这首誓词被抄写在连队黑板上,还在团誓师大会上进行了宣读。很快,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创办的《骨干报》相继刊登了这首简短有力的诗。

  当时,连队一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部队入朝时,麻扶摇所在的连队就是唱着这首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后来,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的部队都唱着与他所写的这首歌词相似,曲调不同的歌曲。多年以后,他才知道是未晤面的著名作曲家把他的小诗谱写成军内外广为传唱的战歌。

  未曾晤面的词曲作者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一篇通讯,将这首诗醒目地排在标题下面,立即得到国内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引发强烈反响。

  原来,在第一次战役后,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在他撰写的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中,引用了这首诗作为开头。他将“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的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

战歌嘹亮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故事

周巍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

  就在这天,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音乐家周巍峙,到时任原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处开会,商议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筹备工作事宜。他随手翻阅当天的《人民日报》,读到了这首诗,他被诗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感动,激情澎湃之下,赞不绝口,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觉得,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内容却很全面,而且很有气势。他马上全身心投入谱曲中。仅仅半个小时,他就一鼓作气谱出了曲。

  这首战歌不长,也不复杂。周巍峙在创作时尽量从战士的生活和战斗实际出发,在音乐上作了仔细的构思和推敲,为了表现人民志愿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他在“雄纠纠、气昂昂”与“保和平、卫祖国”四小节上都没有用附点,用以表现军队快速行军、赶赴前线的特点,也表现出将士情绪昂扬、刚强沉毅的革命精神。后面两句“跨过鸭绿江”和“就是保家乡”,在音调上有所展开,以显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强大威力。最后两句“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用坚定的节奏唱出,在强有力的高音上结束全曲,更显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挫败顽敌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心。

  回家后,周巍峙又用行书重新认真誊写了一遍。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歌名,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交给时任《人民日报》原文艺组组长、诗人袁水拍。

  后来,周巍峙接受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用顿音唱出,显得更加有力;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周巍峙在手稿末尾特别注明:“此歌写于1950年11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听会时完成。”后来,这份手稿捐赠给了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半月谈》前身),先后发表了这首歌。歌曲发表后,周巍峙总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旅大(现大连)区团委主办的《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在12月1日出版的杂志上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周巍峙见后非常高兴,连连称赞“战歌”一词用得好,与歌词的主题思想和歌曲的旋律都很贴切,于是就将这首歌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此歌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这首歌就像嘹亮的号角,回荡在朝鲜战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神州大地,大江南北,人人传唱。从工人到农民、从城镇到田野阡陌,处处迸发出保家卫国的强烈情感。

  抗美援朝,是一场武器装备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战争。“一把炒面一把雪”,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中,许多战士冻伤了手脚。高唱志愿军战歌的志愿军,连续两次攻势凌厉的反击战,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到三八线以南,歼敌五万多人。美国报纸把第二次战役称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

战歌嘹亮向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故事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简谱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志愿军打掉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双方在三八线一带转入阵地对峙状态。停战谈判终于在开城开始。美国报纸不禁感叹:“一个美国司令官,在美国政府命令下,插起白旗前去和敌人谈判,在美国立国一百七十五年来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

  打打谈谈,谈谈打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为了维持“霸主”的体面,挽回败局,美军把攻击的突破点选在了一个名叫上甘岭的地方。发生在上甘岭的战斗,称得上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观。

  3.7平方公里的高地,43天中承受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炸弹的轰炸。整个山头被削低了两米。谁能想象,在任何生命都不复存在的这片焦土上,上甘岭的守卫者们竟以罕见的英勇,反击了“联合国军”近三个师的九百多次冲锋。潮水一般涌上来的敌人,在阵地前伤亡25000多人,损失飞机300多架,但坑道里仍然坚守着我们的志愿军勇士。在殊死战斗的日子里,战士们凭着对祖国、对和平的热爱,在心里默默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疯狂的进攻。最后,当冲锋号角吹响,志愿军把胜利的旗帜插回主峰!

  板门店,为朝鲜战争画了一个句号。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将军无奈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他描述自己签字时的心情说:“我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陆军司令官。”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这首歌。4月2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通知,以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

  1953年,原政务院、原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3年间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经过由下而上的推荐,从四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一等奖。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辗转查找,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了词作者麻扶摇。

  1958年10月25日,正是志愿军出国作战八周年纪念日,撤出朝鲜的最后一列车在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和政委王平率领下,离开平壤回国,金日成主席亲自为他们送行。举国欢腾,欢迎凯旋的英雄们!

  战歌继续激励人们奋勇前进

  2019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战歌飘过七十年。如今,曲作者周巍峙和词作者麻扶摇已先后去世。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份信笺纸,红格竖排,蓝黑色墨水的钢笔字,清晰地书写着“雄赳赳、气昂昂……”这就是周巍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手稿。

  今天,这首战歌继续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在各大音乐软件中,这首战歌每天都有新增的评论,它在无数人的手机中、耳机中响起。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网友自发为这首歌剪辑的视频达到了上百条,其中一段视频的点击量超过25万。有网友评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向为祖国献身的先烈们致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战歌,战歌,战斗的歌,胜利的歌,本身就是无穷的战斗力。歌声告诉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就是志愿军制胜的秘诀之一。今天,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唯一的答案就是,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用战斗去争取新的更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有军魂、有国魂、有民族魂。歌声嘹亮,抒发出军人在风雨来临、军号吹响时所表现出的义不容辞、冲锋向前的万丈豪情,以临战状态,勇往直前、舍我其谁,反映的是军人对祖国、对人民承诺的真诚兑现;让人感受到的是战士的忠诚与无畏,是排山倒海的战斗气势。我们相信,强军路上,秣马厉兵的部队官兵群情激昂、士气高涨,誓将击退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2日 12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