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发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发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1-22 04: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优良、地下水质量良好

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发布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袁于飞)“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1日发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的最新成果,初步建成雄安新区自然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实现对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林草湿空间分布、地面沉降量和发育面积等指标的持续动态监测,将为雄安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支撑。

  据介绍,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浅层地热能广泛分布于地下0~200米,适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利用,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400万吨/年,能满足约1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制冷需要;中深层地热主要是地下热水,集中分布在雄县、容城、高阳三个大中型地热田地下600~4000米,热储层温度60℃~130℃,在采灌均衡条件下地下热水可利用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年,折合标准煤346万吨/年,可支撑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雄安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起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清洁无污染风险,其中一等无污染风险的土地占99.241%。调查新发现富硒耕地574公顷,主要分布在容城县南张镇、小里镇等农田区。

  雄安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深层地下水质量优良,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在容城西北部圈定的后备水源地靶区可为雄安新区应急供水提供保障。

  另外,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还利用航空物探和118个地质钻孔,初步建立了白洋淀区50米以浅地质结构模型,为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2日 08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