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开展消费扶贫 共绘致富蓝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开展消费扶贫 共绘致富蓝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2-11 03: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园(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2016年,漳州市援宁扶贫协作单位从固原市彭阳县调整为中卫市海原县,由漳浦县进行对口帮扶。几年来,协作双方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以“东部所能”补“海原所需”的原则,合力攻克贫困堡垒。协作双方始终把促进消费扶贫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海原县累计消费扶贫销售额12523.91万元,有效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增收。2020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布海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打响用好品牌,筑牢市场根基。贫困地区的产品大多具有无污染、绿色、天然的优势,还具有独特的风味,但因长期深居大山,不能与广大消费者相遇。消费扶贫作为一项创新性政策举措,力促贫困地区的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市场。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和服务真正广受欢迎,需要打好“品牌”这张牌,挖掘产品特色,讲好产品故事,做好产品宣传。海原县的香水梨止咳效果好,但口感不好。当地农民为改善梨的口感,将梨放入地窖储藏数月,使其变软,不过由于储藏技术不好把握,有相当一部分梨会发黑变质,农民只能扔掉。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漳州市科技局的援宁干部联系闽南地区饮料企业开发香水梨饮料,帮助海原农民建立稳定的销售平台,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积极联系闽南地区农产品营销大户,开拓海原县马铃薯、小米等优质农产品在漳州的市场。通过走出去宣传、请进来考察,使得西海固品牌“响起来”,西海固农特产品名扬八闽,推动海原特色产品不断打开市场。

  突出产业帮扶,奠定发展后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捐献物资只能解短期之困,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真正地拔穷根、增后劲,实现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在产业帮扶和协作中,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来自漳浦经济基础较好的31个村和31家重点企业深入海原,与该县31个深度贫困村两两结对,通过流转荒坡、建设水利灌溉项目、带动当地百姓依据气候和土壤深耕优良品种等举措,逐步打造出成规模的梨园、瓜田、胡麻林等产业基地,并将大大小小的特色产业车间向贫困村靠拢聚集。产业协作夯实了发展基础,激发了内生动力,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民”向“工人”转变,群众就业理念从“要我就业”向“我要就业”转变,当地群众在发展实践中长见识、增本领,同时为消费扶贫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创新销售渠道,提升消费体验。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将线下实体展销和线上电商平台有效结合起来,让传统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展现其特色,走进千家万户,满足百姓美好需要,是促进消费扶贫的创新之举。一方面要用好用足这些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要增强品牌意识,用货真价实的产品打动消费者。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消费扶贫的一大亮点。4月30日,漳浦县县长亲自为海原县农产品直播带货,漳浦当地的宁夏海原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名特优农产品销售额达40多万元。7月,在漳州市区和漳浦县组织了“宁夏中卫功能农产品推介会”“宁夏海原县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香水梨、硒砂瓜、小杂粮、纯胡麻油等农产品,成为漳州百姓眼中的“俏商品”,提升了消费体验,挖掘了消费潜力。

  构建长效机制,激发消费活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闽宁协作的不断发力,让消费扶贫成效不断显现。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帮扶也应提档升级。在新发展阶段的协作中,要想由“要我买”变为“我要买”,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就需要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将工业化的标准、程序和原生态的农业结合起来。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梗阻,如打通供应链条,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优化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农民使用网络的能力,促进形成“电商+农产品”的商业模式。同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发力,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优化提升,确保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消费帮扶真正做到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