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让文物活起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2-31 05: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网言】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利用好博物馆这个宝库,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的呈现形式层面,还要深入到价值层面。我们在引导人们欣赏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时,要注意推介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

  让文物活起来,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转”起来,即按照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智”起来,就是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动”起来,就是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

  让文物活起来,要守正创新、塑形铸魂。这就要求文物工作者深入挖掘文物本身及其所属历史阶段的故事,准确阐释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观念。文物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才能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深深融入生活。博物馆的展览展示、阐释传播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方式和方法,拓宽视野和渠道,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的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

  (原载于《人民日报》 作者:王春法 摘编:项锋、杨心悦、贾月洋)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31日 09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