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自我砥砺的一代学人——“北平学人访问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自我砥砺的一代学人——“北平学人访问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1-21 04: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书话】

  作者:张雷(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北平学人访问记》的编者)

  1935年初,北平西城一个僻静的胡同,一位身量不高,身着蓝布大褂的中年男人正与一位记者模样的青年坐而论道。这位自称“没落的有识无产者代表”是北平大学最叫座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知名教授李达,青年则是北平《世界日报》的记者贺逸文。

  民国的北平以文化城著称,底蕴深厚。其时,北平城内学术机关林立,学人辈出。高校之著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之著者有国立北平研究院,静生生物调查所,北平地质调查所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学术重镇。自1935年1月起,《世界日报》在《教育界》开辟“学人访问记”专栏,刊登著名学人的长篇采访,是为《北平学人访问记》。中共元老李达则成为首位受访的学人。为什么第一位选择采访李达?贺逸文在《北平学人访问记》里谈道:“我觉得这样受学生崇拜的学者,应该第一个访问他。”

自我砥砺的一代学人——“北平学人访问记”

《世界日报》为学人所画素描肖像 图片选自《北平学人访问记》

  

  《北平学人访问记》在时间上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全面抗战之前,即1935年至1937年,学人访问记的采编记者为贺逸文,他先后访问了北平的56位学者。第二时期为全面抗战之后,即1945年至1947年,学人访问记得以重续。记者王景瑞访问了北平的15位学者,其中两位是重访,一位是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所长徐炳昶,另一位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桐龄,因此,学人访问记前后共访问69位学者。

  《北平学人访问记》均为访问实录,从学者身世背景到学术研究、社会时事,再至将来计划,恰似一篇篇学者的口述小传。例如周作人访问记,从1935年10月19日至11月1日,前后连载13天,近15000字,将周氏的起居之地、言谈举止、半生经历以及学术思想描绘得细致入微。同时,“学人访问记”在登报之前,均经过受访者的审阅与授权,是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在《顾颉刚日记》和《钱玄同日记》中,顾氏与钱氏均提及访问之事,并校订访问样稿。

  “学人访问记”所访学者文理兼顾,既有人文学者顾颉刚,周作人,熊佛西,黎锦熙,沈从文,也有自然学者如胡先骕,曾昭抡,秉志,刘慎谔,裴文中。既有前清举人,也有民国博士,海归与耆旧齐聚一堂,展示北平文化故都的深厚学养与包容。而访问记中的北平学人,平实谦恭,无论贫寒,皆自我砥砺,才华横溢。

  植物学家胡先骕为哈佛大学植物学博士,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主任,同时又是“学衡派”大将,他文理兼通,精通中国文学,不仅是位植物学家还是一位诗人,曾加入南社,著有《蜻洲游草》诗文集。燕京大学教授许地山是印度佛教哲学家,同时还是著名小说家,其《落花生》风靡一时。许地山的祖先在明朝嘉靖年间迁居台湾,他是在台湾出生的。当他出生的第二年,1895年,台湾割给日本,他家的财产散尽,全家颠沛流离,后来定居广州。勉强上了几年学,家里没有力量供他深造,19岁在省立第二师范教手工、唱歌。一年就失业了,到缅甸仰光教小学。不久,又失业回国,到福建漳州二师附小当主任。他在这几年里,勤奋自学英语,终于得到机会,成为燕京大学第一班的学生。用了三年的时间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专攻印度佛教哲学,而成为权威学者,回国后在燕大宗教学院教书。

  “学人访问记”所访学者学识出众,但多靠努力。地理学家白眉初,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十几年,编制几本中外地图,撰写几本地理学著作,可是他只有师范的学历,没有留学,所有的学术知识,完全是自修而来的。他原是清朝的廪生,因为没有路费进京应考,没有取得更高的功名。他决心自修科学,先学理化,因为有困难无法克服,就改学地理。这时他已经30岁了,有人嘲笑他,但他仍然坚持自学,自己慢慢摸索。先学中国地理,将全国地名、山名,编成四句,背熟了再看地图。每天上午温习旧的,下午学新的,几天学一个省,经过几个月废寝忘食的努力,硬是把全国的地名、山名背熟了。于是又学画地图,先画轮廓,再填上背熟的地名和山川河流。将全国地理自修成功,又用同样的方法自修外国地理。他不懂外文,困难更多,一番呕心沥血,终于学通。1917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已经40岁了。整整十年的努力,才成为学者。

  “学人访问记”还记叙了学者的朴实的生活作风方面的事。学者们每月薪水多在300元以上,这是很高的收入,可是他们的生活多数是朴实的,很少见过他们的客厅有华丽的陈设。至于他们的衣着,多数是不讲究的。有的学者在外国生活多年,回国后并不是西服革履。动物学家秉志留美12年多,而经常是普通市民装扮。李达、黎锦熙、钱玄同等学者,经常穿蓝布大褂,李达还因此被学生称为商人。历史学家王桐龄,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却没有安电灯。后来才知道他是以在城市过农村生活出名的。

  

  综观所访的北平学人,还有两点有趣现象值得探讨。一是学者的身世。所访北平学人半数出身世家名门,余则出身中产之家,寒门出身者屈指可数。世家子弟,如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为曾国藩族人,财政学家秦瓒的父亲是云南知府秦树声,戏剧学家陈绵的父亲是邮传部尚书陈璧。平心而论,出身名门世家者,若非纨绔子弟,无论在资源和眼界上,白门难望其项背。他们凭借门第优势,尽得风气之先,融入世界,各领风骚。

  其次是学历。北平学人之中,留学生占据半壁江山,留洋似乎成为北平学人的一个标配。其中,西洋与东洋学生平分秋色。留日者,多在清末,而留欧美者,多在民国。欧美又以法国和美国为主,留法多通过中法勤工俭学运动,留美主要是清华庚款留学以及各省官费。所访学人之中,留日者有文学家周作人,物理学家文元模,文字学家钱玄同,法学家何基鸿,历史学家王桐龄等十人。北平学人访问记所访的69位学者之中,后当选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者就有陈垣,顾颉刚,冯友兰,胡先骕,秉志,曾昭抡和李书华7位之多,可见所访之人,皆一时之选,因此,“学人访问记”实为民国学术史与文化史的重要史料。

  “学人访问记”自刊出之后,散落在《世界日报》的故纸堆中,缺少系统整理。不仅学术界少有提及,即使后世为学人立传,也罕有引用者。编者致力于发掘北平学人,同时也发现学人访问记的缔造者贺逸文。故为此编,以存史料,纪念那个曾经的北京。

  《北平学人访问记》贺逸文等撰 张雷 编 商务印书馆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1日 11版)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