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2-07 03: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传真】

  “非遗”绽放新色彩

  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窗花一贴就是年要到了。”雁剪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里,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岩松的脸庞在剪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红润。

  临近春节,张岩松忙着给亲戚朋友准备对联、窗花等年货。望着手里名为“喜鹊登梅”的窗花,她的思绪一下子回到童年。

  “喜鹊鹊,喳喳喳,登上梅枝,喜事来……”每到腊月二十三,张岩松的家乡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聂营镇聂营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一起扫房子、糊窗户、贴窗花。

  这时候,张岩松就会看着家里老人拿起剪刀随手一剪,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走檐花”便跃然纸上。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剪纸在张岩松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上小学前,我以为只有自己会剪纸,没想到上了小学,班里的女生基本都会剪纸。”阳光从窗花的镂空处穿过,洒满张岩松的笑脸。

  早在一个多月前,张岩松设计的走檐花、角隅花、小花等剪纸产品就已经运送到各地经销商手中。忙碌一年的张岩松,终于可以在年终岁尾清闲下来,亲手为亲朋好友剪些窗花。

  晚上,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依然灯火通明。绣梦阁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将雁门虎、鞋垫、挂饰等布艺产品进行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天还没亮,布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翀娥就来到工作室,晚上她还要在直播平台上教网友刺绣,忙得不可开交。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内,绣娘正在刺绣。武笑摄/光明图片

  “如今,传统文化更成为年味儿的一部分,纯手工艺术品备受青睐。”汪翀娥说,我们的雁门虎系列来源于古老的雁门传说,是人们新年送礼的抢手货。

  “接财神,一人一碗红糖水,再吃一口枣馍馍。”在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晓玲家里,整个屋子热气弥漫,笼屉下的热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

  早上7点发面,12点左右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各种形状,再次醒发两三个小时后上锅蒸,下午4点出锅。几个月前,白晓玲的儿子、儿媳就开始和工人们整日围着炉子转。

  经过捏、剪、割、切、搓、拼、挤、夹、压、盘、叠等工序,再加上镶嵌、组合、压纹、压花等技术处理,一个个“枣山馍馍”“元宝馍馍”“莲花馍馍”就出锅了。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非遗名录”6项、“市级非遗名录”24项、“县级非遗名录”74项。

  近年来,代县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各类非遗技能人才,推进传统手艺与文化创意融合,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旅产品。随着“非遗进景区”逐步常态化,一场场体验活动让传统非遗绽放出新的色彩。

  “非遗与旅游融合,让游客能够更深层次地感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传承保护更具活力,也赋予文旅业更蓬勃的生命力。”代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家指出。

  “将代县非遗资源升级打造成旅游文化产品,不仅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销售收入,同时又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保证了非遗传承的延续性。”代县文化和旅游局主任科员籍亮生说。

  为此,代县专门开设了代州古城非遗展览中心,以非遗技艺为依托,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建立培训、实习、就业、加工、展示和销售服务体系,延伸产销链,提升价值链,壮大文旅业。

  作为山西省刺绣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0多岁的代县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凤兰“一根绣花针串起千万脱贫娘子军”,积极创办妇女就业创业基地,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其“雁绣”作品销往世界各地。如今,在代县常年从事刺绣的人员已达3000名。

  “去年国庆期间,我们的产品在北京,最多的一天卖了4000多块钱。”张岩松一直有个梦想,“让小孩子喜欢剪纸,让村里人通过剪纸挣到钱,让中国剪纸走向世界。”

  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代县的年味儿已不止在这座古城。

  布朗山上的拉祜扩节

  一个多月前,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的拉祜扩节已经到来。布朗山上曼班三队英俊的拉祜族青年扎培敲响了铜锣,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娜丝拍响了象脚鼓,篮球场中央一尺多高的音响奏起了《月亮升起来》的音乐,村里的拉祜族男女青年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跳起了优美的拉祜族舞蹈。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手持陀螺的布朗山拉祜族青年。张勇摄/光明图片

  一些地区拉祜族的拉祜扩节与汉族春节时间相同,而布朗山拉祜族寨子的拉祜扩节的时间则在12月。过节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都回到村里,头两天家家户户请客吃饭,亲友团聚,第三天村民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庆节日。

  一边是绚丽的舞蹈,一边是热闹的打陀螺。“我们过年过节都要打陀螺,我们从小都会打。”扎培嘿嘿一笑。跳完舞,瘦高的扎培和矮个青年扎约各自拿出小碗大的陀螺和数米长的鞭子,用鞭子将陀螺缠紧,摆开架势。鞭子往前使劲一挥,陀螺就飞到四五米开外的地上快速旋转,引得村民们齐声喝彩。

  村民们住在杆栏式木板两层楼房里。二楼房屋中间都有一个火塘,火塘土锅里煮着香喷喷的腊肉,火塘上方还吊着几块腊肉。中午,各家各户在火塘边围着竹编圆桌吃年饭,桌上都有四五个菜。下午,人们开始做糯米粑粑,先在火塘上用圆筒形的小锅煮糯米,用芭蕉叶当锅盖,锅里的糯米便有了芭蕉叶的清香。主妇们在地板上铺上塑料布,用煮熟的糯米揉成一个个圆圆的粑粑,用干竹笋叶把糯米粑粑端到簸箕里晾干。此后五六天,村民们都会在火塘边烤粑粑吃,屋里弥漫着一股糯米的清香。这是拉祜族村民过年的美食,透着幸福的味道。

  过年的最后一天,全村村民中午都集中到村寨中央的小广场上吃长街宴,七八个竹编圆桌并列一排,上面摆满了各家主妇们集体做好的菜肴,大家边吃边聊着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愿望,全村人成为亲密无间的一家人。

  曼班三队是典型的直过民族拉祜族聚居村,村民们过去住在对面山林中的茅草房中,靠打猎为生。村民娜四刚成年就成为能用火药枪打野猪的女猎人,直到10多年前政府收缴枪支禁止打猎,娜四才告别山林走进农田,她因此被称为村中“最后一个女猎人”。近年来,政府帮助村民们建新房,他们两次搬迁,住进现在的杆栏式木板楼房,曼班三队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现在正在争取把村里的小田改造成大田,到今年三四月份,全村有260多亩茶园可以采春茶,近几年种的4000多棵果树多数可以挂果,今年老百姓的收入又可以增加了。”驻村工作组组长罗志华开心地说。

  近年来,作为直过民族村寨脱贫典型的曼班三队出名了,不少游客到此旅游。罗志华开始和村小组干部们筹划发展乡村旅游。“先把村里的绿化搞起来,多种花草,再开办几个农家乐和小商店,让村民们的土特产有集中卖的地方。村里的茶叶味道很好,应该打造茶叶品牌,可以叫曼班三队茶。”罗志华反复思量着。

  古徽州里寻年味儿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沿着新安江上溯,山转水绕,快到源头时,一片空地豁然开朗,安徽休宁县蓝田镇枧潭村,徐美娟正带着几个村民打米馃。

  在安徽黄山一带,凡是饼状的食品,大都叫馃。

  离过年还有10天,徐美娟已经把年货准备得差不多了。几天前,她在自家的民宿“枕溪人家”前的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年猪宴”,吸引了附近村民和游客纷至沓来,“要不是疫情防控,游客更多。去年进了腊月每天都杀年猪,游客多得挤不动,屋里院子里都摆满了桌子。”

  杀年猪是徽州人置办年货最具仪式感的活动,猪肉可以腌起来、酱起来,猪腿大都码上盐,挂在山墙上,任山风和时光熏成“蓝田火腿”,既丰富了过年的餐桌,也可以作为一年的储备。猪肝、猪肚等“下水”烹成美味佳肴,请亲邻痛快地吃一顿,俗称“吃杀火”。“以前,村里都是轮流杀猪,杀猪的人家还要将烧熟的猪血加上点猪油,给邻居送上一碗。”徐美娟说,现在自家杀猪的少了,“我想把徽州这个风俗保留下来,从进入腊八开始杀年猪,每天来游玩买肉的人多了去了。”

  米馃是徽州人过年必须做的食品。把粳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在石臼中舂成米粉,用开水和好,镶入类似月饼的模具中,再磕出来,形状各异的米馃基本成型,再上屉蒸出即可。“你看,这是花开富贵,这是寿桃,模具、图案都是老辈传下来的。”徐美娟告诉记者,“徽州人不但过年打米馃,结婚接亲的时候也要带去8个,还要点上红点,喜庆。”

  在徽州,从腊八到除夕叫“忙年”,家家户户忙着置备年货,从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才叫“过年”。“忙年”阶段,除了准备各种干货、山货之外,还要打年糕、做糍粑,切“冻米糖”、炸“苞芦馃”。

  正说着,一盘金黄澄亮的苞芦馃端了上来。休宁县档案馆馆长黄永强告诉记者,苞芦馃其实就是把玉米蒸熟捣碎,切成虾片状晾干,吃的时候用油炸一下,蓬松爽脆。徽州有句民谚,“手捧苞芦馃,脚踏一盆火,除了皇帝就是我”。这就是徽州人的满足和愉悦呀。

  徐美娟原是枧潭村村民,从2011年开始,她和丈夫成立了黄山枧潭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枧潭漂流,销售黄山土特产品。更主要的,她想把古徽州的风俗保留和传承下来。“游客来枕溪人家,可以体验打米馃,吃年猪宴,挖冬笋。以前过年,家家都自己做,现在生活好了,各种年货都能买到,基本都不做了。”徐美娟说,“但徽州的风俗很有意义,是徽文化的一部分,我就是想提供一个展示徽文化的场所。”

  闲下来,徐美娟喜欢在附近的山村和茶园转悠,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徽州的山水民情,她还加入了黄山市摄影家协会。

  黄山一带山多、水多、田少。过去,徽州人忙碌辛苦了一年,春节时正值冬闲,于是庆祝、祭祖、交往、娱乐等活动都凑在一起,丰富多彩。这既是最隆重的时节,也是最热闹、最丰盛的时节。

  在枧潭,记者偶遇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武,他是板凳龙非遗传承人。“龙头有70斤重,平时就放在我们的祠堂怀德堂里,舞板凳龙的时候,每家出一条板凳,板凳上绑上三只灯笼,家家户户接起来,尤其到了晚上,一条火红的龙在山村欢快地舞动,附近村落的人都跑来观赏。”张光武说,徽州方言,把灯读作“丁”,所以舞起带着灯笼的板凳龙,寓意人丁兴旺,“最主要的是,平时邻里有些小纠纷,过年舞龙的时候,大家配合起来,所有的不愉快全部烟消云散”。

  徐美娟来了兴趣,她盘算着能不能把这个风俗引进她的枕溪人家。

  记者也来了兴趣,张光武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回来,我们正在排练,一般都是正月十五才舞板凳龙,到时候请你来看。”

  这样的文旅之约,记者无法拒绝。

  【文旅快评】

  历久弥新中国年

  作者:钱念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年”字,远在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为甲骨象形文字的“年”,上面“禾”,下面“人”,颇似一个人在收割或顶着禾谷,因而《说文解字》称“年”是“谷熟也,从禾”。早期农业社会里,禾谷一年一熟,于是从西周中期开始就用“年”来纪年,如《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司马迁等人提议,诏令实施“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首日,汉代称为“正日”,宋代称为“元日”,明清称为“元旦”。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同时也废除流行已久的“太初历”(又称万年历),改用民国纪年,把1912年1月1日立为民国元年1月1日,并把原来的“元旦”改名为“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历法改为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春节名称在不同历史阶段虽有变化,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一以贯之,向来以莫大热情投入到节庆活动之中。春节俗称过年,老话有“进入腊月就是年,没出正月还是年”之说。即便取较为严格的算法,从正月首日大年初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春节的节庆也延续整整半个月,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涉及活动最多、规模最为盛大的节日。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钱三日,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新衣,往来拜节。……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传统过年或者说春节活动,是一年一岁的隆重庆典,铺排生活的丰富多彩,更演绎人生的欢乐喜庆。为迎接这场庆典,早在节日没有到来之前,人们已开始一系列的准备和铺垫。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送灶神;从家家户户清扫屋尘,到打年糕备年货;从剪窗花贴年画,到写春联挂灯笼,如此等等,俗称“忙年”,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兴高采烈。

  如果说,传统春节是一台连轴大剧,腊八节是开幕前的暖场锣鼓,忙年是进入剧情的序曲和伏笔,那么,除夕夜和正月初一则是这台大剧扣人心弦的高潮。大年三十,全家老少,不问身处东南西北,都要赶回家团聚过年,此所谓民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也。吃了丰盛年饭后,小孩对长辈叩头施礼,长辈送小孩压岁钱和勉励话语,大家围坐聊天守岁,直到放鞭炮辞别旧岁,新年降临。正月初一,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皆相互拜年,恭贺新禧。此时,村口街头,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民俗活动,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锣鼓喧天,异彩纷呈。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万达社区文化室,书画爱好者(中)为小朋友讲解年画故事。新华社发

  元宵节是春节年俗活动的压台戏。当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聚,游乐赏玩,其乐融融。元宵节还有舞龙灯的习俗,长长的龙身,蜿蜒起伏,翻腾游走,龙身灯光闪烁,流光溢彩,景象奇丽壮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曾描述宋代元宵节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的欢聚、热闹、喜庆,承载和表达了人们期盼生活团圆、红火、幸福、美满的意愿与祈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虽然年年过,但不同时代社会变迁,人们在节日里对生活的寄托和愿望也不尽相同。春节的年俗活动虽有传统沿袭的相对稳定性,但主题表达却会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不断变化。以过春节不可或缺的年画和对联来说,总体格调当然离不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国泰民安、尊师敬祖、富贵长寿等祈福迎祥、驱灾辟邪的内容,可在不同时期又常常会伴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变化主题和表述。如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及各地,春节期间一些医院的大门上就醒目出现“磨砺宝刀除恶疫,回春妙手抚黎民”“无常疫病侵百姓,有爱亲情洒九州”等对联,传达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矢志抗疫的高尚精神和大爱情怀。今年提倡就地过年,网上买年货、快递送祝福成为新年俗,为过年增添了新的内涵和韵味。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在江苏苏州园林博物馆,孩子们与志愿者一起书写春联。新华社发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我们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传统春节作为中国人适应日月运行自然节律孕育而生的重要节日,其所传达的辞旧迎新、敬天法祖、祈求丰年、驱灾纳祥的美好愿望,是中华儿女也是全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不会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而过时或淡化,反而会在科技创新加速覆盖和笼罩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进程中,因其特有的传统人文蕴涵和亲情凝聚价值而备受呵护和珍视。春节是中国人每年为自己举行一次除旧布新的集体人生洗礼,是炎黄子孙洗去征尘焕发精神奋勇向前的加油站——它帮助我们更好总结过去、把握现在、谋划未来,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不竭的激情和动力。

  在文旅融合、节庆经济迅猛扩张的今天,多姿多彩的春节年俗活动和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热闹气氛,不仅创造和蕴含无数商机,还给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和启迪。如位于北京胡同里的老舍纪念馆,虽然规模很小,但它去年春节策划的专题展《老舍笔下的北京庙会》,介绍老北京庙会的民俗内容及繁盛情景,深受观众欢迎。浙江横店影视城利用传统元宵节、清明节等资源,将影视文化与旅游体验相链接,打造沉浸式体验游乐区,让游客在相应景区的“江湖大会”上与各路英豪一起闯关,实现从单一的观光游向沉浸式体验游转型。还有方兴未艾的酒店、民宿与专题陈列展览相结合,以各类年俗为主题创作的在线休闲节目等,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春节呈现了新时代的展示和庆祝方式,增添中国年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

在多样年俗里,品年的味道

扫一扫二维码 看看这里咋过年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7日 05版)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