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艺观潮】
作者:张 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评议专家)
新时代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2020年全球战疫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率先回暖,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如果说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和审美需求的日益提高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以70后、80后为主,90后渐次登场的新生代电影导演群体,就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内生力量。近期,新生代导演又给电影市场带来惊喜。演员转行当导演的贾玲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就以小博大,赢得超过了54亿元的票房,荣登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季军。殷若昕的《我的姐姐》、韩延的《送你一朵小红花》、饶晓志的《人潮汹涌》、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等也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一批新生代导演带着他们各具风格的作品耀眼绽放,形塑着中国电影的模样,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
代际接棒进程正在加速
近年来,新生代导演走到了中国电影创作舞台的中央,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优质内容。他们既创作了全民关注的现实主义力作,又能表达中国式科幻的想象力,他们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撷取精华融入创作,又能个性鲜明地推陈出新;他们广泛涉猎多种题材,在电影类型、电影工业、电影技术等多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代导演在国家重大历史节点、重要档期担起了新主流大片的创作重任。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我和我的祖国》中有四位70后导演参与执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的电影力作《我和我的家乡》则由青年导演挑大梁,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创作的《金刚川》导演团队中青年导演占了三分之二。这些影片将宏大叙事与青春化表达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生代导演不仅积极参与重大主题创作,还在与外来大片的竞争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扎实的作品守住了国产片的市场份额,推动中国电影发展壮大。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超越了进口大片《复仇者联盟4》;2021年开年以来,票房排名前十位国产影片的主创中几乎皆有新生代的身影。可见,新生代导演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力阵容,以年轻人的锐度、温度、力度摄制时代影像,讲好中国故事。
年轻化表达更加贴近受众
代际传承一直是中国电影赓续前行的鲜明特色。从中国电影的探路者郑正秋、张石川到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再到新生代导演,观照社会、表现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一直延续下来。《我和我的祖国》用接地气的镜头语言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那些或平凡,或伟大,或幽默,或感人的片段,讲述了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讲述普通中国人的奋斗故事。尤其是后者,将时下热门的年轻人创业、电商带货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颇富时代特色。韩延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虽然表现的是抗癌题材,却没有一味地叙述苦难和病痛,而是重点表现了两个年轻病友之间的爱情以及他们的家人积极面对生活的状态。在这些作品中,新生代导演以年轻人富有生命力的镜头语言关注新时代故事,既从细微处还原生活质感,又用大视野纵览时代潮流,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除了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陆续登场的新生代导演没有高喊一致的美学主张,但他们炙热的创作热情和天马行空的创新能力却是相同的。比如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以“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节设定,表达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使观众终于在银幕上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太空想象。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则将“硬核”的科幻小说,改编成具有指涉意味的黑色幽默电影,亦为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探索了一种可行的道路。这些故事虽然是科幻想象,却与中国人当下的生活同频共振,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激发观众的现实思考,获得别样的人生启迪。
与前辈共筑地域电影图谱
由于新生代导演群体的来源多样,有传统的科班出身,亦有从戏剧团体、歌手、演员、作家等转型而来。他们的多元视角大大丰富了电影的选材。与前辈们注意个性表达不同,新生代导演具有较为明确的电影类型意识。他们往往深耕某一类型,在注重满足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观众细分的文化消费诉求基础上,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以喜剧类型电影为例,新生代喜剧创作多点开花,“开心麻花”团队选择将成熟的戏剧作品翻拍成电影,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等聚焦都市男女生活,讲述凡人的梦想。周申、刘露的《驴得水》《半个喜剧》皆以喜剧与悲剧交加的形式,激发观众对现实的思考。悬疑类型是颇为考验电影工业水平的类型,新生代导演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建树颇多。陈正道执导的《催眠大师》、陈思诚执导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及其监制的《误杀》,将本格推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路阳执导的《绣春刀》系列将悬疑情节融入武侠故事,为电影类型创作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杨庆的《火锅英雄》、饶晓志的《无名之辈》则将黑色幽默与悬疑故事结合,在紧张刺激的情节讲述之下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新生代导演还善于在创作中融入地域文化。近年来,“重庆电影”“贵州电影”的概念随着新生代导演的崛起进入大众视野,与第五代的“西部电影”共同构筑了中国地域电影的影像谱系。
钱不够,才华凑。很多新生代导演擅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利用有限的经济和人力资源创作出艺术电影佳作。忻钰坤执导的《心迷宫》在剧本上下功夫,营造了一个精巧的叙事迷宫;陆庆屹执导的《四个春天》用相机做摄影设备,拍摄出中国普通家庭鲜活的生活史;毕赣执导的《路边野餐》、顾晓刚执导的《春江水暖》、王学博的《清水里的刀子》则在真实的生活影像中夹杂艺术的实验性探索;还有《过春天》《送我上青云》则从孩子、女性的视角观照生活,获得了业界的关注。
新国风助推动画电影崛起
自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动画电影是国产电影致力于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尽管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的市场成功,又有《魁拔》系列的良好口碑,这种类型一段时间内未能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要么在低幼化窠臼中打转,要么无法突破圈层,成为小众狂欢。
动画电影的“破圈”始于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自来水”的口口相传下,获得了近10亿元的票房,让人看到国漫蕴藏的市场潜力。至此,当年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等确立的中国动画学派及其精神,在新时代被再次激活。梁旋、张春的《大鱼海棠》中大量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服饰等文化元素;饺子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将教育等现实课题巧妙地融入神话故事中,成为老少咸宜的全龄动画;黄家康、赵霁的《白蛇:缘起》以水墨画风讲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些投身动画电影创作的新生代导演都是网生代,从小在动漫、二次元文化的浸润下长大,往往对动画创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善于在创作中对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他们的努力下,国产动画电影已成为人们观影的主要选择类型之一。
总之,新生代导演崛起短短数年,在新主流大片创新、电影工业体系建构和电影类型突破等方面屡有建树,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新生代导演可期、可许。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