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给中医药法实施情况“把把脉”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给中医药法实施情况“把把脉”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4-24 03: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法眼观】 

给中医药法实施情况“把把脉”

——聚焦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相传三国时期,来自福建的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钱财,治愈患者便栽种杏树,“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此后,“杏林”一词便用以称颂医生。

  4月13日上午,在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81岁高龄的张永树正在坐诊。

  “老先生,从医这么多年,一共接诊了多少患者呀?”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组问。

  “这个可没法数的。”老人哈哈一笑。说话间,他拉过前来复诊的患者林志清,“不能看接诊了多少人,要看愿意继续来我这儿看病的人有多少。”

  林志清曾患重病,2014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求助张永树。“张医生就用针灸和艾灸给治疗,后来去北京大医院复查,发现全好了。我们一家人对中医的看法也全变了。”林志清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发展中医药,离不开法治保障。2017年7月1日起,中医药法开始实施。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中医药法执法检查,为中医药法的实施情况“把把脉”。

  “望”: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微微细风,蒙蒙小雨。4月13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候诊区三三两两候诊的群众、诊室里问诊施针的大夫——这个拥有7位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服务区,日均接诊患者50多人次。

  让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简便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中医药法规定,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5%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设置了中医药科室,绝大部分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据统计,全国已有9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3月31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王建军表示。

  “医院新的病房综合楼建起来了,各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起来了,3000平方米的中药制剂中心也建成了,医院脾胃科入选了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医院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进修,名专家越来越多了。”近几年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药事业的进步,都被外科护士长林静看在眼里。

  当然,遍地开花的背后,也难掩问题所在,其中人才问题最为突出。福建省副省长李德金表示,中医药人才相对短缺,尤其是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更为缺乏,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较少,中医水平有待提高。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中西部基层地区,中医药人才的短板更加突出。

  按照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目前,教育部正在加强面向农村的基层中医人才培养,2017年以来共招收6200余名中医类专业订单定向医学生,着力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

  “闻”:产业化发展大有可为

  福州,三坊七巷的人流熙熙攘攘。坐落在这里的瑞来春堂,往来看病抓药的人络绎不绝。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片药剂从封闭的流水线上不断生产出来,传世经典与现代科技珠联璧合。

  厦门,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牙膏、挂面、面膜、袋泡茶、饮料……在这里,一枚铁皮石斛化身多种产品。

  中医中药,早已不限于坐诊悬壶的传统形态,更多融进了百姓日常生活。

  中医药法规定,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方剂近10万个,但目前经典方剂在我国中成药销售市场中占比仍然较低。在走访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时,总经理黄进明建议加快推进传统经典名方开发利用,加快推动经典名方生产上市,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

  福建山丘林立、海岸线长,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药用生物和矿产资源共有2468种,推进中药现代化大有可为。福建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支持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纯化、合成技术产业化,加快中药的剂型改造和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创新。“引导中药加工企业参与大宗中药材高产、优质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加工提取基地,并做好与下游饮片、中成药企业衔接工作。”这位负责人说。

  “问”:中医医保难题如何破解

  “全省中医院中医诊疗收入占比普遍较低,临床诊疗存在中医思维淡化现象,中医特色服务未得到充分体现。”在与执法检查组座谈时,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梁步腾谈到,中医诊疗服务价格多次调整均受制于量的增长,对促进中医的发展作用有限。

  “长期以来,中医药服务收费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振兴发展。”梁步腾表示,由于中医优势服务、特色服务多源于传承,不同的服务主体提供的服务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收费政策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衔接,给收费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医保制度和各地实践看,2020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包含1374个中成药以及892个中药饮片,依旧难以满足中医药发展需要。“中医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像西医那样可以量化和标准化。”“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问诊开药很难区分是治疗还是保健,这也给医保报销带来困扰。”“国家的医保制度,一定程度上从控费来考虑,从我们医生的角度只要为老百姓治好病,可以运用多种手段,主要还是看疗效。”不少行业人士向记者反映,目前的医保制度虽然作出多处修改,但与中医药发展规律仍有矛盾,有待下一步继续通过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推进中医按病种收付费等方式解决。

  “切”: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医经络检测仪、舌面脉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四诊仪……在晋江市中医院,记者看到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正如医院大厅里一副对联所写——望闻问切四诊善辨把握健康状态治未病,验测超照先进仪器洞察罹病风险保健康。

  如今,现代科技助力中医药发展已不再是稀罕事。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太空舱、认知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疼痛管理系统、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脊柱牵引床……新研发的中医药诊治辅助设备更是琳琅满目。中医药法规定的“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这里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中医药法还规定,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中医药要发展,但也绝不能忽视西医的发展。”林静认为,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特点,综合性医院都成立了中医科等中医传统科室,中医医院一样应当以包容、自信的心态看待西医,中医医院不应当只善于中医药,还应当精通现代医学,形成优势互补。

  “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做到中西医并重,融合发展。”李德金表示,要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培养能中会西的全科医生,力争实现全部乡镇(社区)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4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