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6-27 03:5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徐 谭 张 勇

  照片由光明日报记者徐谭摄,无人机航拍画面由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如果沿北回归线做一次环球旅行,你会发现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荒漠带,它自西向东串起了北美沙漠、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但别灰心,继续往东,你将在中国云南邂逅一片热带森林,宛若镶嵌在荒漠带上的绿宝石。这里不仅是亚洲热带森林分布的东北缘,也是中国最后的亚洲象栖息地。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6月13日,无人机拍摄到北移象群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南山村附近活动。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6月19日,无人机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附近拍摄的北移象群。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6月21日,无人机拍摄到北移象群在易门县的山林中迂回前进。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6月22日,无人机在峨山县大龙潭乡附近山林中拍摄的北移象群。

  可是最近,一群亚洲象似乎“越界”了。它们从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向北迁移500公里至昆明。“大象去哪儿”成了全世界都在追的连续剧。中国在北移象群的保护管理中做到了密切监测、及时研判、提前防范,必要时采取阻拦和食物引诱等柔性方式。种种举措让这些身高数米、体型庞大的巨兽一路走来,人象平安,展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范本。

  亚洲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伞护种”,保护它们及其栖息地能使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里的其他野生动植物得到庇护。亚洲象还是有名的“雨林工程师”,其个体迁移能加快沿途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替:大象在森林中踏出的象道可以为其他动物的有效扩散提供便利;大象的粪便残渣不仅是昆虫的美食,也吸引了食虫鸟类的光顾,使植物种子得以传播。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避象亭。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巡护员检查布设在保护区象道旁的红外预警监测相机。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景洪市倒淌箐村紧邻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推广养蜂项目可以让村民减少因远离村庄农地劳作而遭遇大象的概率。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非法猎杀、栖息地减少等原因,全球范围内亚洲象数量在过去100年里下降了九成。但是,在中国云南境内活动的亚洲象种群数量却从20世纪80年代的150头左右增加到现在的约300头。正如长期从事亚洲象研究的国际专家阿荷穆萨所言:“对于亚洲象而言,没有比中国更安全的国家了。”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普洱市倚象镇周边野象活动频繁,这里的纳吉小学是云南首家设有防象设施的小学,已经三次成功阻止大象进入。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竖立在景洪市倒淌箐村村口的防象预警广播塔。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亚洲象护理人员被称作“象爸爸”,图为“象爸爸”给救助的亚洲象洗澡、清洁身体。

  伴随种群数量的增加,中国亚洲象的栖息分布区远超现有保护区范围,大象与人类生存空间的重叠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化解人象之间的矛盾,探索实现和谐共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长期课题。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象爸爸”为救助的亚洲象检查口腔。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象爸爸”为救助的亚洲象检查脚掌。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被救助的小象“羊妞”在“象爸爸”的陪伴下参加野化放归训练。

  近期,记者两次前往云南,深入雨林和村寨,看到了当地在亚洲象保护管理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建立监测预警体系,营造防象围栏,建设大象食物源基地和开展替代种植以引导大象到远离人群处取食,提高和细化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标准等。众多举措已初见成效。

彩云之南 “象”往的家园

  扫码观看视频“五彩斑斓的大象”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7日 11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