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历经百年漂泊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含笑”归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历经百年漂泊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含笑”归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31 04: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眼眸低垂,温柔浅笑,被安放在“石窟”正中央的佛首,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保持着含蓄的笑意。这微笑,似乎是释怀了近一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欣慰于百年后的归于故土。

  历经近百年漂泊,太原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含笑”归来。这件佛首,是第一件从日本回归的天龙山石窟珍贵流失文物。7月24日,“复兴路上 国宝归来”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特展开展。

  为了此次“复兴路上 国宝归来”特展,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专门建设了国宝回归馆,并通过3D打印技术,在展厅里1:1整体复原了佛首本来所在的第八窟。并以佛首为核心展品,综合运用珍贵文物、历史图片、数字复原模型、3D打印石窟等多种载体,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与回归历程,展现流失文物调查研究、考古发掘、修复保护等最新成果,让佛首“最美微笑”绽放天龙山。

  展厅内,风化造成的细微痕迹、缺损的佛像双臂、被盗凿后残留的印记,瞬间将人们拉回重崖之上的洞窟之中。“凝望着它,我仿佛见到了久别的至亲之人。”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已经守护天龙山石窟24年。24年的朝夕相伴,于灏早已视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为最亲近的事物。石窟中每一尊残缺的造像在于灏看来,都是一位有血有肉、历经沧桑、满怀慈悲的智者,恍惚中,似乎还能听到他们轻声的述说和深沉的呼唤。

  站在刚刚回归的这尊佛首旁,于灏介绍,天龙山石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遭到了大规模的盗凿,几乎所有的精品造像都流失到海外。2014年开始,他们与芝加哥大学联合开展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经过七年努力,终于在英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27座博物馆,采集到了108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扫描数据,完成了11座主要石窟的数字复原工作。

  作为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追索回归的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佛首的回归给于灏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与希望。“此次佛首回归为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原属地提供了非常好的‘天龙山实践’,也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他表示,将继续征集天龙山流失海外造像的信息,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参与进来,让流失文物能早日“回家”。

  “几个月前,当我看到佛首呈现在春晚舞台上时,内心非常激动,一股民族自豪感及荣誉感油然而生。”旅日华侨张荣先生是佛首的捐赠者。24日,张荣被授予“太原市荣誉市民”称号,他说,捐赠佛首,在他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祖国的强大,他在做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这件事时,才更有底气。

  “看到流失近百年的佛首回到‘家’,我心情很激动。”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赵莉从事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佛首回归,让她真切感受到国家的百年巨变。她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天龙山石窟从流失海外文物的数字信息采集扫描,到‘美成天龙’数字复原海内外巡展,直至今天第八窟佛首造像的回归,是太原市乃至山西省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的一个缩影。”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表示,将继续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做文章,挖掘天龙山石窟所蕴藏的深厚晋阳文化、中华文化,使人们在游太原游山西中感悟历史,享受文物保护成果。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1日 04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