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智能健身镜、动感单车、划船机等居家健身设备在消费市场走俏;Keep、咕咚、悦跑圈等在线健身App用户活跃;B站、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健身垂类内容爆发式增长……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居家健身也逐渐成为受到大众追捧的锻炼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乏科学指导,锻炼方式不当,居家健身效果不仅大打折扣,甚至会引发运动损伤。
为了瘦身,陈薇(化名)利用宅家时间跟着网红健身博主帕梅拉运动。帕梅拉被网友称为“AI教练”,不仅动作强度大,中途也几乎不休息,这样的健身强度一开始令陈薇的身体吃不消。但为了能快速见效,陈薇坚持这样高强度锻炼了一个星期。
不料一周后,她的右腿内侧膝盖开始疼痛,体重也并未减少。经医院检查,原来是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引发了膝关节处的半月板受伤。
记者了解发现,像陈薇这样盲目健身导致身体损伤的案例不在少数。同时,在当下部分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由于资讯良莠不齐,还出现了不少“速效”瘦身、健身类视频,渲染了用户的健身焦虑。
“目前,网络上围绕着健身市场,出现了诸如‘七天练出天鹅颈,两周减掉20斤’这样的广告信息。从科学健身的角度来看,显然是有违科学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吕韶钧分析,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减掉20斤,势必会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身体极其不利。
他表示,科学健身十分强调循序渐进,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手段、有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其中,运动量可以通过练习的时间来控制,运动时间短,运动量就小;反之运动量就大。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控制,有效的健身心率宜控制在自身最大心率的60%-80%。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余万斌认为,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式。其中,青年人在进行日常的有氧运动,比如,瑜伽、健美操时,运动强度控制在每分钟心律为110次至130次,每周运动4至5次为宜。另外,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1个小时,否则达不到减肥的效果。
听着节奏劲爆的音乐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类似这样的习惯不少人也有。业界人士建议,如果戴着耳机或者双眼紧盯较小的屏幕,会造成运动者对于外部环境感知能力的减弱,应激反应也会相应降低,运动人员对于自身的疲劳程度、呼吸节奏等无法客观把握,当在家中独自锻炼时,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对此,吕韶钧提醒,在线健身也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健身的安全性。
随着秋冬季到来,减肥也迎来黄金运动时段。余万斌表示,运动消耗是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是某一个部位,局部运动不能减去特定部位的脂肪,且局部消耗容易让人疲惫。他建议,锻炼不能急功近利,一到两周减少超过自身体重5%为宜。“采取适当的健身方式,保持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及次数,才能在锻炼中为身体带来益处。”(记者 黎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