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权威解读】
作者:刘瑾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是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又一纲领性文件,是在延续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有关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升级版本,是对中部地区的重大利好,将持续增强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中部各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部六省“三基地一枢纽”即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抢抓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性机遇,中部地区崛起无疑将完成新目标、被赋予新意义。
中部地区制造业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进一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各省要在传统原材料基地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附加值成果,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在终端产品和品牌上的差距。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中部地区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前提。《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要融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技术潮流中,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创新。中部地区制造业还要与服务行业相结合,以产业集群的规模化运营形式出现。未来,在中部地区产业集群中如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郑州电子信息集群、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南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太原新材料、洛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中有望出现下一个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中部地区崛起强调区域间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系统间的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是保持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其他区域重大战略协调联动。同时,在追求社会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下,中部地区的城乡共同繁荣是中部崛起的重要主题。中部地区未来将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中部六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可望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除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如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外,国务院还提出支持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武汉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将提速。以城市群的集聚辐射带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既符合世界城市群发展规律,也是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战略支撑。在城镇化的同时,对于作为农业大区和粮食主产区的中部地区来说,促进农业转型、打造“舌尖上的产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等目标,决定了中部地区要探索具有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于辐射农村农业,促进农产品面向市场提升附加值、缓解人口流动压力都有重要意义。
中部各省区域内除了拥有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和长江重要水源地,还拥有我国历史上的文明发源地和文化中心。绿色崛起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内涵,确保粮食、流域生态和人居环境三个安全是中部地区在崛起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长江和黄河的水资源利用、管理和相关流域生态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点。承接产业转移,拒绝污染搬家,坚决避开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绿色发展需要理念和制度的双重保证,中部地区要积极支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托规范的公共资源和产权交易平台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切实保障和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