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瞄准“双碳”目标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瞄准“双碳”目标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1-30 04: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家发展与大学发展相辅相成,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

瞄准“双碳”目标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周坚(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为能源低碳转型、也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对高校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提出明确要求。在“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内,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围绕国家“十四五”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要从战略高度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根中国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提升教育的服务力和贡献力。

瞄准“双碳”目标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学生从无人驾驶快递车中取件。新华社发 

  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国家发展与大学发展相辅相成,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服务“双碳”目标成为新时代高校面向新征程、承担新使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是聚焦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国家能源安全新形势和绿色发展新要求,把握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围绕“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切实履行好高校服务国家需求和能源行业深度变革的社会责任,推动能源领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二是聚焦区域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服务区域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对能源转型的需求,高校要深度融入区域能源发展,参与能源规划布局、基础网络建设、关键技术创新、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区域协调联动的能源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是聚焦“双一流”建设的新使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双碳”目标引领下,高校要进一步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自身战略发展同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统一起来,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使命同“双碳”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在服务“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开展深度服务“双碳”战略新实践

  立足新时代“双碳”战略目标,发挥学科、人才、科技集成优势,全面布局,整体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报国的使命担当。

  一是构建和完善“双碳”引领的绿色低碳学科体系。高校,特别是能源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把握“双碳”战略契机,以新理念、新思维、新路径深化学科绿色低碳内涵建设,推动优势学科创新,加速发展风电、水电、核电、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学科,大力推进能源学科与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培育与“双碳”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向,不断完善具有鲜明绿色低碳特色的学科体系。

  二是培育支撑“双碳”目标的创新人才和战略人才。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高校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瞄准“双碳”战略目标,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集聚一批能源、“双碳”方向的海内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创建面向“双碳”的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加快培养大批能源领域急需紧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努力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打造服务“双碳”目标的人才梯队。

  三是推进能源电力领域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聚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等战略部署,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队,全力打造新一代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度参与碳中和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加强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集中优质资源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实现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提升科技成果创新转化能力,打造一流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高地。

  四是增强新型能源智库咨政建言和决策支持能力。不同类型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点、体现高校特色的能源智库。针对能源发展和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改革发展难题加强研究。积极参与能源领域或涉能源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和“双碳”政策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及绿色发展标准化建设,完善能源治理体系。

  五是引领建设绿色低碳的社会文化风尚。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新时代大学文化的发展,要把绿色文化、低碳文化同文化传承、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内涵,更好地肩负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责任。要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低碳文化内涵的宣传阐释,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文化底色。

  六是深化能源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容,深化能源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全球“双碳”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充分发挥国际产能合作以及相关中外大学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加强国际对话,谋划和推动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主动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30日 13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