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这既是国家文物局首次针对石窟寺保护工作编制五年规划,也是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龙门石窟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庞大,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胸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李群提到,中小石窟寺安全风险高、关键技术攻关难度大、研究展示水平不高等问题也依然存在。通过编制实施《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各领域工作,以科技成果支撑高水平保护工程,以考古研究做好高水准内涵阐释,以丰富途径提供高质量产品供给,以国际交流扩大石窟寺品牌影响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莫高窟158窟修复现场
《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进行规划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有三个特点:第一,目标分期有序,兼顾当前长远。为量化主要目标,《专项规划》制定了15个定量指标,比如,实施5项重要石窟寺保护示范项目、建设4-5个安全防护综合平台、完成5部重点石窟寺考古报告、形成5项科技保护普适性技术等。
第二,任务全面系统,发挥集成效应。《专项规划》凝练部署了“石窟中国”保护工程、“平安石窟”工程、石窟寺考古、科技创新、展示利用、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等八项主要任务,并注意打通领域界限,强化统筹联动,推动多学科、跨学科联合,避免相互脱节。
第三,结构层次清晰,内容重点突出。《专项规划》基于“保护为主、安全第一,传承弘扬、合理利用,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统筹布局、分类施策”等原则,围绕主要目标,制定相应任务措施和项目专栏,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构清晰、体系完整。同时,《专项规划》注重突出重点,比如“石窟中国”保护工程中基于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成果,提出了实施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的重点地域;石窟寺保护重点研发计划明确了石窟寺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研发的重点方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部分提出依托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石窟保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等重要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确保《专项规划》实施有方向、有重点,能切实起到引领作用。
“十四五”时期石窟寺保护与安全方面主要开展哪些工作?李群表示,《专项规划》坚持保护为主,安全第一,重点推动实施两方面工作:第一,推动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第二,部署实施“平安石窟”工程。
四川阆中市牛王洞摩崖造像专项调查
在发挥科技与人才支撑作用方面,李群介绍,在科技领域,对提升石窟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链条”布局。重点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提升石窟寺检测分析、病害表征和监测方法的规范性,加强石窟寺保护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在石窟寺裂隙探测、水害治理、浅表层防风化、生物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适宜材料和专用装备方面争取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推动科研合作,搭建石窟寺保护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在人才领域,以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队伍为目标,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专业机构和高校为依托,从三方面破解人才难题:一是选拔一批能力和业绩突出的创新人才,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培育出一批能够带动建设科研团队的领军人才;二是设立石窟寺保护利用科研基地,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教学体系,多途径培养科研人才;三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建立完善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